[实用新型]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电梯平衡系数测试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2112.8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互联网 电梯 平衡 系数 测试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电梯平衡系数测 试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平衡系数是曳引驱动电梯的一个重要参量,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电梯安全技术规范TSGT7001-2009规定的平衡系数的测试方法是电流-载荷法,即: 轿厢分别装载额定载重量的30%、40%、45%、50%、60%作上、下全程运行,当轿厢和对重运行到 同一水平位置时,记录电动机的电流值,绘制电流-负荷曲线以上、下行运行曲线的交点确 定平衡系数。通常,测试人员在测试电梯平衡系数的电流值后,通过手工拟合上、下行运行 曲线,并以交点的位置人为判断平衡系数的值,如图3所示。
该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需要人工在记录表格上确定测试点,工作繁琐难免出错;
(2)曲线的拟合难以控制,在研究中发现,有些记录的曲线拟合光滑,有些者类似 直线连接,拟合方式差异较大;
(3)同一测试数据可能由于不同的人画法不同而导致结果差异;
(4)坐标刻度的精度较低,也可能导致曲线交点的读数误差;
(5)曲线若出现修改将影响记录的美观。
总之,手工绘制的方法由于曲线拟合误差和数据读取误差带来了平衡系数求解时 的误差和不一致性。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电梯平衡系数测试管理系统,对于 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降低人为读数误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电梯平衡系数测试管理系统,能 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电梯平衡系数测 试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PC机和打印机,移动终端与web服 务器连接,web服务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PC机连接,PC机与打印机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用于人员登录的登录模块,
以及用于计算平衡系数值及绘制平衡系数曲线图的处理模块;
所述web服务器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并存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的移动终端管理 模块,
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发送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
以及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处理的结果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打印页面的PC机打印 管理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用于拍摄测试现场图片的拍摄模块,保存测试现场证据。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用于查询所述数据库服务器所存储数据的查询模块,比如:查询电梯的平衡系数 值、平衡系数曲线图,以及所拍摄的测试现场图片。
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计算出平衡系数值,以及自动绘制 出平衡系数曲线图,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 远程记录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人工绘制的平衡系数曲线图;
其中:1、移动终端,1a、登录模块,1b、处理模块,1c、拍摄模块,1d、查询模块,2、web 服务器,2a、移动终端管理模块,2b、PC机打印管理模块,2c、数据处理模块,3、数据库服务 器,4、PC机,5、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述的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电梯平衡系数测试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web 服务器2、数据库服务器3、PC机4和打印机5,移动终端1通过移动互联网(WiFi,或2G,或3G, 或4G等)与web服务器2连接,web服务器2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3、PC机4连接,PC机4与打印 机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2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顶护栏
- 下一篇:智能识别的电梯液压缓冲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