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道路工程中减震式的窨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698.6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武;徐振刚;徐辉;徐君;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吴建设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道路 工程 减震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施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道路工程中减震式的窨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窨井盖在生活中十分的常见,其主要能够固定在窨井口部的井框、用于将井框的开口闭合的井盖本体。当车辆行驶并压过窨井盖时,不仅产生震动和发出噪音,而且窨井盖将震动反传至行驶的车辆上,造成一种颠坡感觉,致使行车的舒适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道路工程中减震式的窨井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道路工程中减震式的窨井盖,其包括能够固定在窨井口部的井框、用于将井框的开口闭合的井盖本体,其中井框的开口沿着窨井深度方向延伸设置,井盖本体能够自井框的开口塞入井框中、并搭设在井框的承载部上,窨井盖还包括设置在承载部与井盖本体之间的橡胶垫圈。
优选地,在承载部上还设有嵌槽,橡胶垫圈包括能够嵌入嵌槽内的嵌合部、以及冒出嵌槽并高于承载部上表面的缓冲部。
进一步的,缓冲部的侧面紧贴井框开口的内侧壁。便于橡胶垫圈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井盖本体的厚度等于自承载部至井框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减去冒出承载部上表面缓冲部的厚度,当井盖本体承受压力时,缓冲部的弹性收缩,井盖本体的上端面与井框的上端面齐平。
此外,开口与井盖本体形状相同,常见的为方形或圆形。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垫圈的缓冲下,降低噪音,同时也减小窨井盖的震动,使得行驶在窨井盖的车辆相对平稳地通过,此外,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窨井盖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其中:1、井框;10、承载部;10a、嵌槽;2、井盖本体;3、橡胶垫圈;30、嵌合部;31、缓冲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用于道路工程中减震式的窨井盖,其包括能够固定在窨井口部的井框1、用于将井框1的开口闭合的井盖本体2,其中井框1的开口沿着窨井深度方向延伸设置,井盖本体2能够自井框1的开口塞入井框1中、并搭设在井框1的承载部10上,窨井盖还包括设置在承载部10与井盖本体2之间的橡胶垫圈3。
在承载部11上还设有嵌槽10a,橡胶垫圈3包括能够嵌入嵌槽10a内的嵌合部30、以及冒出嵌槽10a并高于承载部11上表面的缓冲部31。
进一步的,缓冲部31紧贴井框1开口的内侧壁。
井盖本体2的厚度等于自承载部11至井框1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减去冒出承载部11上表面缓冲部31的厚度,当井盖本体2承受压力时,缓冲部31的弹性收缩,井盖本体2的上端面与井框1的上端面齐平。
此外,开口与井盖本体2形状相同,常见的为方形或圆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垫圈的缓冲下,降低噪音,同时也减小窨井盖的震动,使得行驶在窨井盖的车辆相对平稳地通过,此外,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吴建设园林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吴建设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