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0886.7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瓶。
背景技术
临床中当人体腔隙内积气或积液时,需进行引流,传统上采用引流球、引流袋、引流瓶引流。引流球主要用于皮下、肌肉内积液引流,引流袋主要用于各体腔内积液的引流,引流瓶既可用于体腔积液引流,又可用于体腔内积气的引流。
上述传统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由于人体体液引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即会产生不适感(如胸腔引流量首日不宜超过600毫升等),并有可能诱发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等)。同时,患者有时需外接负压吸引辅助引流,由于外接负压吸引可导致人体不适感甚至导致脏器损伤可能,且不同人员的耐受性不同,可耐受的负压吸引不同,医院的负压吸引装置虽然也可调控,但调控的精度不够。另外,外伤及手术后的患者常常在某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危及生命的大量引流,以上这些情况如果未能被医护人员及时观察到并及时处理,则可发生严重后果。在我国,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比例常高达1:4-20左右,难以对每个患者都作到精细管理。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机械手和负压调节及警报装置的引流瓶,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监控、使用安全的引流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引流管接口、负压吸引接口、负压调节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和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所述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通过控制装置与液位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引流管接口的下部连接有伸入瓶体内下部的插管。
所述流管断流装置包括机体、设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机和引流管固定槽、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且与所述引流管固定槽对应设置的偏心块。
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
所述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设在瓶体上的气嘴、通过螺纹与所述气嘴连接的气帽,所述气帽的上部设有气孔,所述气帽内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气嘴相配合的密封垫。
所述瓶体上设有液位指示刻度。
所述瓶体上设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当人体体液引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即会产生不适感(如胸腔引流量首日不宜超过600毫升等),并有可能诱发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等)。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可在引流量到达设定量时关闭引流,避免了由于未能及时关闭引流而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2、由于外接负压吸引可导致人体不适感,且不同人员的耐受性不同,本实用新型设置负压调节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在达到引流要求的同时能减轻患者症状。
3、本实用新型设置声光报警装置,可在产生危及生命的引流量时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做出处理,能最大限度避免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液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液位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负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负压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设有引流管接口14、负压吸引接口6、负压调节装置10、液位检测装置2、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4、声光报警装置和控制装置13,所述引流管自动断流装置4通过控制装置13与液位检测装置2连接,所述引流管接口14的下部连接有伸入瓶体内下部的插管12,瓶体1上设有液位指示刻度3和挂钩11;所述流管断流装置4包括机体401、设在所述机体401上的电机403和引流管固定槽402、与所述电机403的转轴连接且与所述引流管固定槽402对应设置的偏心块403,其中电机403与控制装置13连接;所述声光报警装置设在控制装置13上,包括引流警报灯8、引流警报器9;所述控制装置13上设有操作开关7,内部设有与所述操作开关7、电机403、液位检测装置2、引流警报灯8、引流警报器9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和向各用电部件供电的蓄电池(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未经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0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监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