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警务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0568.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葛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通弘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警务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警务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实施警务通,需要给干警换装全部装备,复杂的设备给警务通的部署、实施和使用带来了成本上的困局。而无论智能手机、PDA或笔记本,作为复杂的智能计算设备,使用起来大多数时候也不如最最普通的手机来得简单方便。
以短讯为基础的第一代移动办公访问技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
第二代移动警务通系统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警务通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由于WAP使用的加密认证的WTLS协议建立的安全通道必须在WAP网关上终止,形成安全隐患,所以W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第二代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随着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在全国的普及和应用,对身份证阅读和核验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由于应用涉及面广、使用数量大,用户对设备的适应性、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身份证阅读模块的可移动的智能警务终端,大大增强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便利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警务终端设备,包括控制器,还包括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身份证识别模块、指纹采集模块、指纹校验模块以及触摸屏模块。
身份证识别模块用于读取身份证中存储的身份信息。
指纹校验模块用于对指纹采集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以及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读取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校验,并发送匹配校验结果到所述触摸屏模块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警务终端设备还包括连接控制器的人脸识别模块以及人脸校验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连接有摄像头;人脸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集的人脸信息以及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读取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校验,并发送匹配校验结果到所述触摸屏模块显示。指纹采集设备采用符合公安部标准的指纹阅读校验模块,身份证阅读设备采用符合公安部标准的小尺寸身份阅读模块。
通过在本地对二代身份证件内信息进行自动读取、同时对被核查人的人脸、指纹的识别比对等,来辨别持证人和证件是否为同一身份。经过这样的验证过程,可以协助核查人员完成快捷的证件查验过程。既减轻了核查人员之前大设备的携带负担,又可以有效防范使用假证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警务终端设备还包括连接所述控制器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以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与控制中心进行即时通讯。所述通讯模块包括但不限于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或WIFI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警务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有无线充电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警务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设备上方设有一桥状悬挂横梁。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携带该设备。
所述一种智能警务终端设备,集成二代身份证查验和指纹比对和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比对功能,通过生物特征比对,满足真实身份信息核验等需求,做到真正的人证合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警务终端设备,警务人员可以利用移动警务终端产品对常住人员信息、暂住人员信息、重点人口信息、在逃人员信息、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支持并实现实时比对。也可以现场采集信息及时回传公安内部信息中心,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解决了通缉、协查、堵截、搜查、处罚等一线公安工作中对嫌疑人人工照片识别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强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便利性,降低了设备成本,通过在本地对二代身份证件内信息进行自动读取、同时对被核查人的人脸、指纹的识别比对等,来辨别持证人和证件是否为同一身份。经过这样的验证过程,可以协助核查人员完成快捷的证件查验过程。既减轻了核查人员之前大设备的携带负担,又可以有效防范使用假证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警务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通弘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通弘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0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标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频多通道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