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密封输液瓶内残氧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9585.2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强明明;曹宗培;何玲利;董春浩;张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密封 输液 瓶内残氧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瓶检测领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密封输液瓶 内残氧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密封输液瓶残氧量的检测,是通过检测针插入输液 瓶内进行检测,需要手动固定输液瓶,并通过对检测针的调节,对输液瓶 进行检测,十分不便,大大增加了检测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密封输液瓶内残氧 量的装置,方便对输液瓶进行检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 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检测密封输 液瓶内残氧量的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检测仪的一侧设有检测台,检测 台上设有检测支架,检测支架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沿着检测支架滑 动连接,夹紧装置的两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和检测台之间设有电动推杆, 检测仪的检测针设置在检测架顶部,所述检测台上设有与电动推杆相连接 的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的两端铰接有夹紧臂,其 中一个夹紧臂的端部设有卡块,另一个夹紧臂的端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 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卡槽,卡槽相对于卡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臂的内侧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检测针相对于检测支架顶部可拆卸连接,检测架的顶部 设有定位圈,检测针设有橡胶凸圈,橡胶凸圈卡在定位圈内。
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层。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通过夹紧装置对 输液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夹紧装置,输液瓶上升,使得检 测支架顶部的检测针插入输液瓶,其中一个夹紧臂的端部设有卡块,另一 个夹紧臂的端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卡槽,卡槽相对于 卡块卡接,可以夹紧不同尺寸的输液瓶,检测针相对于检测支架顶部可拆 卸连接,方便对检测针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检测针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检测仪、2--检测台、3--检测支架、4--夹紧装置、5--定 位板、6--电动推杆、7--检测针、8--控制按钮、9--连接座、10--夹紧臂、 11--卡块、12--连接板、13--卡槽、14--定位圈、15--橡胶凸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检测密封输液瓶内残氧量 的装置,包括检测仪1本体,检测仪1的一侧设有检测台2,检测台2上 设有检测支架3,检测支架3上设有夹紧装置4,夹紧装置4沿着检测支 架3滑动连接,夹紧装置4的两侧设有定位板5,定位板5和检测台2之 间设有电动推杆6,检测仪1的检测针7设置在检测架顶部,所述检测台 2上设有与电动推杆6相连接的控制按钮8。
夹紧装置4包括连接座9,连接座9的两端铰接有夹紧臂10,其中一 个夹紧臂10的端部设有卡块11,另一个夹紧臂10的端部设有连接板12, 连接板12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卡槽13,卡槽13相对于卡块11卡接,夹紧 臂10的内侧设有橡胶层。
检测针7相对于检测支架3顶部可拆卸连接,检测架的顶部设有定位 圈14,检测针7设有橡胶凸圈15,橡胶凸圈15卡在定位圈14内,检测 台2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通过夹紧装置对输液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电动推 杆推动夹紧装置,输液瓶上升,使得检测支架顶部的检测针插入输液瓶, 其中一个夹紧臂的端部设有卡块,另一个夹紧臂的端部设有连接板,连接 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卡槽,卡槽相对于卡块卡接,可以夹紧不同尺寸的输 液瓶,检测针相对于检测支架顶部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检测针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9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