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厨污水的油、水、渣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9026.1 | 申请日: | 2016-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尹;张菊平;张永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17/02;B01D1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方为强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餐厨污水的油、水、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污水中需要把油、水、渣分离。现有的分离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餐饮污水经管道输送到分离装置的进水口1,污水通过渣篮3时其中的固体废渣被截留,箱体2内部设有隔板分隔为油腔与油水混合腔,污水中的废油由于油水比重差,上浮至油位线,由集油槽5收集并通过出油口排出,污水则经过自流溢出,至出水口6排出。但是渣篮3需要定时人工清理,工作环境差,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油、水、渣分离装置需要人工定期清理渣篮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餐厨污水的油、水、渣分离装置,从而把压榨脱水后的废渣用垃圾小车收集,方便人工运送处理,减少了人工清渣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餐厨污水的油、水、渣分离装置,进水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在进水口下方的箱体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开口的滤网输送槽与槽内的螺旋叶片,螺旋输送机构分为进水区、螺旋输送区、压榨区、出料区和排水区,箱体内部采用隔板进行分隔,设置有集油槽,箱壁设置有出水口,箱体底部设置有穿孔排泥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位于螺旋输送机构下方的箱体内部设置有锥形泥斗,在锥形泥斗底部设置有穿孔排泥管。
螺旋输送机构水平设置。
输送槽槽壁采用网孔2毫米以下的滤网制造。
螺旋叶片为高强度的特种钢螺旋体。
螺旋叶片外周边加装毛刷。
螺旋输送机构的出料区连接箱体上的出渣口,出渣口斜向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输送机构取代了传统渣篮,实现自动化排渣,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量,而且固体废渣被压榨脱水,有利于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叶片采用高强度的特种钢螺旋体,分为进水区、螺旋输送区、压榨区、出料区和排水区,具备压榨、脱水于一体并兼有连续和密封输送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螺旋叶片外周设置毛刷,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对滤网网孔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设置穿孔排泥管,可以将箱体底部的污泥及时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油、水、渣分离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进水口;2、箱体;3、渣篮;4、油面线;5、集油槽;6、出水口;7、螺旋输送机构;8、出渣口;9、穿孔排泥管;10、螺旋叶片;11、毛刷;12、锥形泥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餐厨污水的油、水、渣分离装置的污水进水口1设置在箱体2的顶部,在进水口1下方的箱体2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7,本实施例中的螺旋输送机构7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机构7包括开口的输送槽与槽内的螺旋叶片10,输送槽槽壁采用网孔2毫米以下的滤网制造,螺旋叶片10为高强度的特种钢螺旋体,外周边加装毛刷11,以清扫滤网网孔,通过改变螺旋叶片10的节距与旋角,螺旋输送机构7分为进水区、螺旋输送区、压榨区、出料区和排水区,具备压榨、脱水于一体并兼有连续和密封输送的优点。螺旋输送机构7的出料区连接箱体2上的出渣口8,出渣口8斜向上设置,进一步保证污水不会外溢。箱体2内部采用隔板进行分隔,并设置有集油槽5与出水口6。本实用新型还在位于螺旋输送机构7下方的箱体2内部设置有锥形泥斗12,并在锥形泥斗12与油水混合腔底部分别设置有穿孔排泥管9,用以将箱体2底部的污泥排出。
实际工作时,餐厨污水从进水口1进入箱体2内部,污水中的固体废渣被截留在输送槽槽壁内侧,螺旋叶片10将废渣推移至压榨区,使废渣脱水,并继续输送至出料区,通过出渣口8排渣,而压榨脱水的渗水则通槽壁网孔落入箱体2内,箱体2内部设有隔板分隔为油腔与油水混合腔,污水中的废油由于油水比重差,上浮至油面线4,由集油槽5收集并通过出油口排出,污水则经过自流溢出,至出水口6排出。污水中的污泥在锥形泥斗12或箱体2底部沉淀后,由穿孔排泥管9排出。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9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