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的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862.6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筋混凝土 增大 截面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加固结构的施工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的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抗震加固领域,对既有建筑物梁、柱等原结构件的加固是一种常见加固手段。常见的加固方式有增大截面法、碳纤维加固法和粘贴钢板法。其中,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指在构件的上面或下面浇一层新混凝土和补加相应的钢筋,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此方法较直观。在构件的受压区补浇混凝土时,可以有效地增加构件的有效高度,从而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增大构件的刚度;在受拉区补浇混凝土,可对补浇的钢筋起到粘结和保护作用。如何优化模具的结构,以简化施工,并使新旧混凝土达到更好的结合强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的模板。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的模板,包括沿钢筋混凝土梁侧面和底面布置的一底模和两侧模,所述侧模和底模具有板体和木枋,所述木枋在板体外表面沿钢筋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还包括用于夹持两侧模的U型箍,所述U型箍内穿设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安装有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与U型箍之间夹设有钢垫板。
作为优选,所述侧模和底模的板体是覆膜多层板。
作为优选,所述侧模和底模的接缝处具有企口,所述企口内粘贴有密封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模板各部件的结构以及组合方式进行了优化,对截面增大时梁体周边包裹的混凝土具备更好的约束作用,而且采用U型箍和对拉螺杆,对梁体两侧的预紧力大小可调,装拆方便且成型效果好。
除了上面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的模板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模和侧模的分解图;
图中:侧模1,木枋2,底模3,U型箍4,对拉螺杆5,螺母6,钢垫板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梁增大截面的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沿钢筋混凝土梁侧面和底面布置的两片侧模1和一片底模3,侧模和底模均由板体和木枋2组成,木枋2在板体外表面沿钢筋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还包括用于夹持两片侧模1的U型箍4,在U型箍4内穿设有对拉螺杆5,对拉螺杆5的两端安装有螺母6。螺母6与U型箍4的外表面之间夹设有钢垫板7,将两片侧模1和一片底模3紧密地夹持。
使用时,侧模和底模的板体可以由覆膜多层板制成,U型箍由多层板或木工板制成,可以在侧模和底模的接缝处设置有企口,并在企口内粘贴密封条,避免灌浆加固时模具底部的渗漏。首先按照增大截面的尺寸制作侧模与底模,再按照安装后侧模与底模的外轮廓制作U型箍,然后将U型箍通过对拉螺杆的拉力紧密地将侧模与底模夹持。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式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施工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