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814.7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玉;张子强;薛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F15/13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离合器 从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直离合器从动盘,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离合器从动盘扭转主减振都采用线性特性的扭转减振器,结构较简单,只能在一种载荷工况(通常为发动机最大转矩)下有效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扩大了适于其有效工作的载荷工况范围,有利于避免传动系共振,降低汽车在行驶和怠速时传动系的扭振和噪声。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包括盘毂、减振盘、从动片和阻尼片,减振盘和从动片沿圆周方向交替设有多个一级弹簧窗口和二级弹簧窗口,一级弹簧窗口内安装有一级减振弹簧,二级弹簧窗口内安装有二级减振弹簧,一级减振弹簧两端分别与一级弹簧窗口相接触,二级减振弹簧两端与二级弹簧窗口之间设有正向扭转间隙和反向扭转间隙。
所述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优选方案,盘毂包括固定连接的内盘毂和外盘毂,从动片转动设置在外盘毂外周。
所述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优选方案,减振盘包括上减振盘和下减振盘,外盘毂与上减振盘和下减振盘通过减振盘铆钉刚性连接。
所述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优选方案,其还包括有多个扭转减振限位块8,扭转减振限位块8数目与一级弹簧窗口和二级弹簧窗口数目总和一致,且位于一级弹簧窗口及二级弹簧窗口内侧,且与上减振盘和下减振盘连接。
所述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优选方案,一级弹簧窗口数目为三个,二级弹簧窗口数目为三个,且二级弹簧窗口沿圆周方向长度大于一级弹簧窗口沿圆周方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具有一级减振弹簧和二级减振弹簧,扩大了适于其有效工作的载荷工况范围;工作时只有一级减振弹簧工作,扭转刚度小,有利于避免传动系共振,降低汽车在行驶和怠速时传动系的扭振和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中1-从动片;2-上减振盘;3-下减振盘;4-外盘毂;5-阻尼片;6-减振盘铆钉;7-内盘毂;8-扭转减振限位块;9-一级减振弹簧;10-二级减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商用车用离合器从动盘,包括盘毂、减振盘、从动片1和阻尼片5,盘毂包括固定连接的内盘毂7和外盘毂4,从动片1转动设置在外盘毂4外周;减振盘包括上减振盘2和下减振盘3,外盘毂4与上减振盘2和下减振盘3通过减振盘铆钉6刚性连接;上减振盘2、下减振盘3和从动片1沿圆周方向交替设有三个一级弹簧窗口11和三个二级弹簧窗口12,且二级弹簧窗口12沿圆周方向长度大于一级弹簧窗口11沿圆周方向长度,一级弹簧窗口11内安装有一级减振弹簧9,二级弹簧窗口12内安装有二级减振弹簧10,这样使从动片1与上减振盘2和下减振盘3之间实现了弹性连接,一级减振弹簧9两端分别与一级弹簧窗口11相接触,二级减振弹簧10两端与二级弹簧窗口12之间设有正向扭转间隙和反向扭转间隙,正向扭转间隙大于反向扭转间隙,以扩大适于其有效工作的正向扭转载荷工况范围。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6个扭转减振限位块8,其扭转减振限位块8数目与一级弹簧窗口和二级弹簧窗口数目总和一致,且位于一级弹簧窗口11及二级弹簧窗口12内侧,且与上减振盘2和下减振盘3连接。
当扭转减振起作用的时候,即从动片1相对于外盘毂4开始转动、一级减振弹簧9被压缩,从动片1与二级减振弹簧10之间预留的正向扭转间隙或反向扭转间隙逐渐变小,这个阶段整个扭转减振只有一级减振弹簧9在工作,扭转刚度小,有利于避免传动系共振,降低汽车在行驶和怠速时传动系的扭振和噪声;当扭矩继续增加,直至预留的正向扭转间隙或反向扭转间隙消失后,此时二级减振弹簧10开始被压缩,整个扭转减振器扭转刚度达到最大,这个阶段适于在发动机最大转矩下有效工作。
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弹簧片
- 下一篇:用于铁路内燃吊车双向离合器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