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558.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林昌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进步,室内装修行业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地板作为室内装修的重要材料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对应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厂家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地板,而地板的生产工艺大致分为1、坯料品质检验,2、坯料分色挑选,3、坯料板面砂光,4、开榫,5、封漆,6、板面砂光,7、滚底板漆,8、紫外光固化,9、板面砂光,10、淋面漆,11、紫外光固化,12、分色检测,13、包装。其中在地板砂光、上漆的过程中均需要对地板进行翻板处理,目前的地板翻板通过是采用人工翻板,这样浪费人力成本。
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041289.1公布一种地板检测用输送装置,包括承接模块、输送模块、翻面模块,所述输送模块为两条皮带传送机;所述承接模块包括第一承接模块、第二承接模块、第三承接模块,所述第一承接模块和第二承接模块分别设置所述输送模块两侧,所述第三承接模块位于所述两条皮带传送机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承接模块由口字型框架和两垫板组成,所述第二承接模块为簸箕状,所述第三承接模块为L型;所述翻面模块包括翻面辊轴、传感模块、滚动传动模块,所述翻面辊轴包括翻面轴部和2个翻面圆盘部,所述翻面圆盘部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模块两侧,所述翻面圆盘部上设有支杆,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员操作,检测效率高。该专利中提及翻面辊轴,通过翻面辊轴来进行翻板操作。但是该翻面辊轴翻板的效率低,翻面速度慢,需要地板跟随翻面辊轴旋转一周后才能实现翻板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来解决采用人工对地板进行翻面操作,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支架通过L型连接部与传送带外侧壁相连,所述支架两侧设置有翻板模块,所述翻板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传送带两侧支架上的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横杆,其中横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四通连接件相连,所述横杆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翻板的翻板抓手,所述翻板抓手与横杆之间通过转动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翻板抓手包括与转动连接部相连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前端设置有勺子状的抓手,勺子状的抓手朝向传送带运输的反方向面设置有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在树脂方向上呈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长度的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在四通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和有益效果为:
1、在翻板装置中增加传送带,可以更好的衔接前后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翻板装置通过支撑杆将翻板抓手支撑起来,且支撑杆为可伸缩长度的杆,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地板的宽度合理地调节支撑杆长度,使得抓手上的海绵层与地板接触;
3、支撑杆在四通连接件的下方设置紧固螺母来加强横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抓手在翻板过程中的稳定性;
4、抓手在朝向传送带运输的反方向面设置海绵层,通过海绵层的设置,使得地板每次与抓手接触处为海绵层处,地板与抓手接触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了地板与抓手碰撞而产生瑕疵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就行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进行翻板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翻板模块3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地板的翻板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传送带2,在翻板装置中增加传送带2,可以更好的衔接前后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且所述传送带2中皮带在横向方向上呈条纹状,来增大地板与传送带2中皮带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林昌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林昌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