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503.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顾向明;刘哲;苏立情;金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10 | 分类号: | F24J2/10;F24J2/24;F24J2/46;F24J2/54;H02S40/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张华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太阳能热水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不论其结构的细微变化,基本原理都采用了真空管加热的方式,这种方式散热小、不需要复杂的运行控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直接作为热水容器,真空管内热水与水箱中的水形成循环,因此热水器容量和真空管容积直接相关,因此通常采用并排设置多根真空管的阵列结构。因此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阵列排布的结构无法随太阳移动改变角度,且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通过支撑装置安装与屋顶等高处,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水管和支撑装置相互独立,结构复杂,各种材料耗用大,也不便于存储、运输、拆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无法调节角度,且耗材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蓄水箱、聚能槽、支架,聚能槽底部为聚焦成线的槽式聚光板,槽式局聚光板的聚焦线上设有中空的聚能管,聚能槽两端设有端板,聚能槽通过两端板枢接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为底边朝上、顶角朝下的倒三角形支架,倒三角形支架的底边为同时用于支撑和循环的中空介质管道,两侧边为支撑杆,蓄水箱、聚能管、介质管道首尾相接形成循环管路。本装置采用槽式聚光板聚焦,提高了聚能管位置的光照强度,对聚焦的太阳光照集中利用,聚能管中空并连通蓄水箱,利用蓄水箱的水进入聚能管循环,并利用热量加热蓄水箱的水,供家庭使用。本装置采用聚能管代替传统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收集热量,而且将其中一部分循环管道集成到支架中,使介质管道及作为水循环的工艺管,又作为受力杆件。简化了支撑和水循环管道的结构,有效减少了材料使用,而且聚能槽可以在支架上转动,可以根据太阳光照方向对聚能槽的朝向进行调节,提高光能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下方设有固定于地面、楼面或屋顶基础的立柱,所述聚能槽倾斜设置,倒三角形支架的一底角与立柱中部固定,另一底角与立柱一样固定于地面、楼面或屋顶基础上,立柱的下部与倒三角形支架的顶角通过下连接杆连接支撑。聚能槽倾斜角度与使用地纬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下连接杆与倒三角形支架的顶角采用螺栓固定,下连接杆与立柱采用摆动轴枢接。
作为另外的优选方案,所述聚能槽水平设置,倒三角形支架的顶角固定支撑于地面、楼面或屋顶基础上。
作为优选,所述倒三角形支架两个底角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聚能槽两侧端板分别通过旋转接头枢接在支撑座上,旋转接头与聚能管同轴并连通,聚能管一端的旋转接头连接蓄水箱,聚能管另一端的旋转接头通连接介质管道一端,介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蓄水箱。旋转接头不仅作为枢接件,而且作为循环管道的一部分,精简了热水器的支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介质管道与聚能管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聚能管朝向槽式聚光板一侧的外壁上贴设有用于发电的光伏贴片,光伏贴片连接有蓄电池。本装置聚能管位置的光照强度大,利用聚能管外壁的光伏贴片对聚焦的太阳光照集中利用进行发电,提高了单位面积光伏贴片的光能密度,提高利用率。而随着光能密度的集中,势必导致光伏贴片热量的增加,聚能管中空并连通蓄水箱,利用蓄水箱的水进入聚能管循环,作为冷却液对光伏贴片进行散热,保证光伏贴片正常工作,并利用热量加热蓄水箱的水,供家庭使用。本装置采用聚能管代替传统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收集热量,并且在收集热量的同时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不仅节约了耗材,降低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聚能槽的其中一个端板上以枢接点为轴心设有齿板,支架上设有与齿板啮合的齿轮,齿轮采用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槽式聚光板槽顶的平面不低于聚能管上顶点,并在槽式聚光板槽顶平面上扣设有玻璃板,与端板、槽式聚光板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可以抽真空或者充设惰性保护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聚能槽并列设置有多个,每个聚能槽通过独立的支架支撑,每个聚能槽对应设置有独立蓄水箱、或者所有聚能槽连接同一个蓄水箱形成并联式的循环结构。
作为优选,每个聚能槽的同一侧的端板的外侧设有横向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轴与每个聚能槽的端板之间设置用于驱动聚能槽转动的锥齿轮传动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