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生成二维码的智能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500.7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千目;侯君;刘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生成 二维码 智能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生成二维码的智能终端设备,可用于博物馆、展览馆、科研机构等需要安保措施的单位。
背景技术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目前博物馆通常采用人工管理展品的方式进行维护,由于博物馆是对于公众公开放的,人流量较大,场馆内的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有些区域出于对文物或艺术品的保护,不对外开放,限定特定人才参观研究,还有些展览区域没有玻璃防护罩的大型展品裸露在环境中,公众参观或者合影时,容易触碰到展品,存在损坏展品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对于展品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期间,旅游团参观时,更是需要更多地场内维护人员,人力资源消耗量大,也不利于场馆维护。
有些科研机构处于对科研成果和试验数据的保护,某些特定的区域空间如实验室资料室不对所有科研工作人员开发,只有得到相应的授权才能进入,如果采用人工检验进出人员的授权资质极大提高了工作量,同时也由于人工原因造成误差,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生成二维码的智能终端设备,将授权用户信息以二维码的方式生成并粘贴在用户身上,配合安保系统的二维码扫描装置使用。
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密度高、纠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的特点,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这在我国的诸多行业和领域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自动生成二维码的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和存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用来对用户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装置用来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二维码生成装置将处理好的用户信息生成二维码并打印出来,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二维码图案,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和存储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身份证扫描器和指纹识别器,身份证扫描器用来采集身份信息,指纹识别器用来采集指纹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数据处理装置采用台式计算机和/或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存储装置,数据发送装置采用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将存数装置内的数据发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成二维码的技术将用户信息加载在二维码当中,与整个安保系统的二维码扫描装置配合使用,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工查验成本,也减少了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降低了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生成二维码的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和存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用来对用户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装置用来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二维码生成装置将处理好的用户信息生成二维码并打印出来,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二维码图案,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和存储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其中,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身份证扫描器和指纹识别器,身份证扫描器用来采集身份信息,指纹识别器用来采集指纹信息;数据处理装置采用台式计算机和/或平板电脑。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存储装置,数据发送装置采用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将存数装置内的数据发送出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干扰的RFID电子车牌标签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数据采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