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餐炒菜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6301.4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毅民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吴小旭 |
地址: | 2140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餐 炒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是中餐炒菜灶。
背景技术
中餐中有一部分菜品的特点是需要使用猛火快炒。此类的中餐炒菜灶的功率很大,一般20kw,甚至有更高者。大气式燃烧型的中餐炒菜灶的燃烧不良且燃气效率低,厨师受到炙烤,劳动强度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003449.9中,采用梅花型催化燃烧器,解决了大气灶燃烧不完全的问题。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问题:采用陶瓷板拼接的结构,结构复杂,且功率相对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中餐炒菜灶,采用大尺寸的整体催化板,通过设置导流罩将燃气引导至催化板的边缘,以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催化板能够均匀发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中餐炒菜灶,包括催化燃烧器,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气室和催化板,所述催化板设置在气室的上方,所述气室的底部设置引射管,所述引射管的底部连接供气喷嘴,所述引射管的开口向上,在所述引射管与所述催化板之间固定凸面导流罩,所述凸面导流罩的凸面向上。使用时,燃气喷射进入引射管,同时引射管的下端吸入空气,燃气与空气在引射管内混合。混合气自下而上喷射,混合气被凸面导流罩挡住,改变流动方向,混合气从中间向气室的侧壁方向流动,流速变缓,直至混合气从动压头转化成静压头。混合气再向上流动进入催化板,在催化板的板面燃烧。凸面导流罩使混合气从动压头转化成静压头,以保证混合气能均匀地进入催化板,催化板能够均匀发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板为多孔陶瓷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陶瓷板的直径为330-340mm,厚度为14-45mm。这个尺寸的多孔陶瓷板的面积为855cm2,热强度为15-18w/cm2,使本实用新型的功率达到12.8kw-154kw。多孔陶瓷板的表面温度达到850℃-900℃,比现有的大气灶的焰根300-400℃高,保证锅底受热快,烹炒过程短,菜肴短时间受高温,味道既好,维生素损失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室的直径为350-360mm,深340-350mm。气室的高度为了保证混合气在静压均匀后才进入催化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面导流罩的凸面顶部距离所述催化板为140-150mm。控制凸面导流罩的最高点与催化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保证混合气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转化成静压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面导流罩底部设置支撑脚,所述凸面导流罩通过支撑脚放置在所述气室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室的侧壁顶部开设凹槽,所述催化板放置在凹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引射管的开口向上,使混合气自下而上喷射,混合气被凸面导流罩挡住,改变流动方向,混合气从中间向气室的侧壁方向流动,流速变缓,直至混合气从动压头转化成静压头。混合气均匀地进入催化板,保证催化板能够均匀发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气室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毅民,未经李毅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6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