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双断点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5728.2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勇;王仁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奔一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断点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双断点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断路器内大多只设置有一个动触头和一个静触头,这样的结构在高电压运行环境中特别是在光伏、风力发电等领域内的直流高压峰值时,小型断路器的分断灭弧能力会大大降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更可靠、使用更安全的小型双断点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双断点断路器,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动触头和两个静触头,两动触头的上端相互贴合,并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所述铆钉与动触头之间还设有弹性垫片,两动触头的上端还通过铰接轴与壳体铰接固定,两动触头的下端保持一定间距,并平行向下延伸,所述动触头的上端和下端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所述的两个静触头固装于壳体内,并分别对应位于两个动触头的一侧,每个动触头与每个静触头之间均设有一个独立的灭弧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了两个动触头和两个静触头,且两动触头的上端相互贴合,并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而两动触头的下端则保持一定间距,并平行向下延伸,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两动触头以铆钉为支点连接成U形,合闸时两组动、静触头形成一个串联的结构。分闸时,两动触头又能同步转动,从而大大提高断路器的操作可靠性。此外,在所述铆钉与动触头之间还设有弹性垫片,这样可使所述铆钉与动触头之间保持适度松紧,从而使动触头间能更好地独立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上与铰接轴相配合的铰接孔为长槽孔,每个动触头的上端还开设有一通孔,两动触头上的两个通孔之间连接有一勾环,所述勾环与壳体之间还连接有拉簧。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不仅使得两个动触头能同步转动,而且两动触头相互之间还有一个可自由摆动的空间随脱扣机构一起动作,实现断路器合闸时两个动触头和对应的两个静触头之间形成两组独立的触头压力和超程,从而使开关合闸时两组动静触头的同步性和接触性能更好,分闸时的同步性也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给出了一种小型双断点断路器,包括有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动触头2和两个静触头3,两动触头2的上端21相互贴合,并通过铆钉4铆接固定,所述铆钉4与动触头2之间还设有弹性垫片5,两动触头2的上端21还通过铰接轴6与壳体1铰接固定,两动触头2的下端22保持一定间距,并平行向下延伸,所述动触头2的上端21和下端22之间通过弧形面23过渡连接,所述的两个静触头3固装于壳体1内,并分别对应位于两个动触头2的一侧,每个动触头2与每个静触头3之间均设有一个独立的灭弧室7。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了两个动触头2和两个静触头3,且两动触头2的上端21相互贴合,并通过铆钉4铆接固定,而两动触头2的下端22则保持一定间距,并平行向下延伸,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两动触头2以铆钉4为支点连接成U形,合闸时两组动触头2和静触头3形成一个串联的结构。分闸时,两动触头2又能同步转动,从而大大提高断路器的操作可靠性。此外,在所述铆钉4与动触头2之间还设有弹性垫片5,这样可使所述铆钉4与动触头2之间保持适度松紧,从而使动触头2能更好地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2上与铰接轴6相配合的铰接孔24为长槽孔,每个动触头2的上端还开设有一通孔25,两动触头2上的两个通孔25之间连接有一勾环8,所述勾环8与壳体1之间还连接有拉簧9。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不仅使得两个动触头能同步转动,而且两动触头相互之间还有一个可自由摆动的空间随脱扣机构一起动作,实现断路器合闸时两个动触头和对应的两个静触头之间形成两组独立的触头压力和超程,从而使开关合闸时两组动静触头的同步性和接触性能更好,分闸时的同步性也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奔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奔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5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陶瓷电弧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分断能力的密封式直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