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造瘘管固定腰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363.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彭阳;黄榕;郭萍;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44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瘘管 固定 腰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造瘘管固定腰带。
背景技术
胃造瘘手术需要在腹部开小孔,胃造瘘手术后,管子从小孔伸出体外,由 于胃造瘘术后的患者常年将伸出体外的管子固定在腹部,而管子又是塑料材质, 长期接触皮肤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另外,管子太长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造瘘管固定腰带,结构简单,固定牢靠, 方便患者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造瘘管固定腰带,包括覆盖部和 设置在覆盖部两侧的腰带,在覆盖部上开设有与造瘘口大小相同的开口,两条 腰带的自由端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其中一条腰带的表面设有造瘘管限位环 和造瘘管收纳袋,所述造瘘管限位环位于造瘘管收纳袋和开口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条腰带均为棉布带,所述造瘘管 收纳袋是由一布带通过车缝固定在腰带表面形成,所述造瘘管限位环是由一布 条通过车缝固定在腰带表面形成,所述覆盖部的两侧与相应的腰带通过车缝固 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粘扣、扣环和钩扣组、纽 扣和扣眼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胃造瘘管固定腰带的有益效果如下:
(1)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2)采用造瘘管限位环和造瘘管收纳袋的腰带结构,造瘘管从开口处穿出 后可穿过造瘘管限位环再收纳入造瘘管收纳袋内,可将造瘘管固定牢靠,不易 脱管,从而方便患者携带。
(3)两条腰带均为棉布带,从而与患者皮肤长期接触时不易引起患者皮肤 过敏,且腰带、造瘘管限位环和造瘘管收纳袋均采用布料,从而取材方便。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 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胃造瘘管固定腰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 的元件。
请参考图1,所述的胃造瘘管固定腰带包括覆盖部1和设置在覆盖部1两侧 的腰带2。在覆盖部1上开设有与造瘘口大小相同的开口11。两条腰带2的自 由端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件3。其中一条腰带2的表面设有造瘘管限位环4和造 瘘管收纳袋5,所述造瘘管限位环4位于造瘘管收纳袋5和开口11之间。具体 而言,所述的两条腰带2均为棉布带,接触皮肤时不易引起患者皮肤过敏。所 述造瘘管收纳袋5是由一布带通过车缝固定在腰带2表面形成,所述造瘘管限 位环4是由一布条通过车缝固定在腰带2表面形成,所述覆盖部1的两侧与相 应的腰带2通过车缝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为粘扣、扣环和钩扣组、纽扣和 扣眼组,从而穿脱均较为方便。
在胃造瘘术后,将腰带戴在患者腹部,并将穿出造瘘口的造瘘管a依次穿 过开口11和造瘘管限位环4后收进造瘘管收纳袋5内,从而可将造瘘管a固定 牢靠,不易脱管,从而方便患者携带。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 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 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血压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医用导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