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124.6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忠洁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35/1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止回阀门。
背景技术
止回阀在管路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它可实现流体在管 路中单向流动。
现有的止回阀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双止回倒流防止器 [申请号:201020175635.2;授权公告号:CN201651443U],包 括有阀体、阀盖、进水球阀和出水球阀,该进水球阀和出水球阀 安装在阀体的两端,所述阀盖安装设置在阀体上部,与阀体形成 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依次装有一级止回阀和二级止回阀, 所述一级止回阀和二级止回阀为串联结构。
上述的防止器通过设置一级止回阀和二级止回阀,实现双重 止回的效果,来提高防止器止回性能。但该防止器还是存在一个 问题:一级止回阀和二级止回阀这两个结构是相互独立且没有任 何重叠,导致该防止器长度过长、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 一种止回阀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阀门 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止回阀门, 包括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阀体和固定在出水端内的阀帽,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内设有具有导流孔的架体,架体上套有密封 筒,且架体和密封筒两者均夹于阀帽和阀体内壁之间;架体上设 有使进水端与导流孔单向导通的单向机构一,密封筒内设有使导 流孔与阀帽的内腔单向导通的单向机构二,且单向机构一和单向 机构二沿阀体的轴向分布。
单向机构一和单向机构二的导通方向均与介质从进水端通过 阀帽向外排出的方向相同;使用时,单向机构一和单向机构二起 到双重止回的作用,以有效提高本阀门的止回效果。
通过设置密封筒套在架体上且两者均夹于阀帽和阀体内壁之 间以及单向机构一和单向机构二沿阀体的轴向分布,以有效降低 起止回功能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在使本阀门的结构变得紧凑 的同时,又有效减少了本阀门的长度以及所占用的空间。
在上述的止回阀门中,所述的架体上具有呈环状的挤压部, 且挤压部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内壁和密封筒相抵,所述的密封筒的 外侧壁上具有与阀帽相抵的凸肩,凸肩位于阀帽和挤压部之间, 且密封筒远离挤压部的一端插在阀帽内。
密封筒一端插在阀帽内,以减少起止回功能的各零部件与阀 帽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减少阀门的长度。
在上述的止回阀门中,所述的单向机构二包括与阀帽滑动连 接的阀芯二和设于阀芯二和阀帽之间的复位弹簧二,且阀芯二在 上述的复位弹簧二的作用下能与密封筒的内侧壁相抵并形成密 封。
正常使用时,介质推动阀芯二克服复位弹簧二的弹力移动并 最终从密封筒内脱离出来,使介质通过阀帽流出;当介质出现逆 流时,阀芯二在复位弹簧二的作用下复位并重新与密封筒形成密 封,来实现止回功能,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在上述的止回阀门中,所述的阀芯二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垫二, 密封垫二的边沿具有呈锥形的翻边,且翻边的直径由进水端向出 水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翻边的靠近阀帽的一侧具有呈筒状凸出的 密封部,密封部的外缘和端面均能与密封筒的内壁相抵形成密封。
采用上述结构,以增加阀芯二与密封筒的接触面积,来增加 水逆流到导流孔内的难度和所流经的路径,从而有效提高本阀门 的止回效果,继而提高本阀门的工作稳定性。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止回阀门中,所述的单向机构二 包括与阀帽滑动连接的安装架、固设在安装架上的密封垫四以及 设于安装架和阀帽之间的复位弹簧四,所述的安装架在上述的复 位弹簧四的作用下能使密封垫四与密封筒的端面相抵并形成密 封。
在上述的止回阀门中,所述的阀体的内侧具有呈筒状的连接 部,所述的单向机构一包括与架体滑动连接的阀芯一和设于阀芯 一和架体之间的复位弹簧一,且阀芯一在上述的复位弹簧一的作 用下能与连接部的内侧壁相抵并形成密封。
正常使用时,介质推动阀芯一克服复位弹簧一的弹力移动并 最终从连接部内脱离出来,使介质通过阀帽流出;当介质出现逆 流时,阀芯一在复位弹簧一的作用下复位并重新与连接部内侧壁 相抵形成密封,来实现止回功能,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忠洁,未经黄忠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