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3658.7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兴;郭志奎;于庆山;张德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电力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线支架。
背景技术
在电网的建设或维修过程中,经常要把两个电线杆之间的电力线缆放到地上,很 多电力线缆之间往往会缠绕在一起,这样再把电力线架上去之后需要把缠绕的电力线缆解 开,非常麻烦,而且电力线直接放到地上也存在安全问题,因此,最好能把电力线有序的架 空在地面上,现有的电力线支架存在着功能单一,安全性差,缺乏提示标志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线支架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线支架,以解决现 有的电力线支架存在的功能单一,安全性差,缺乏提示标志的问题。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线 支架,包括基座,脚轮,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反光板,吊装环和分类放置架,所述 的脚轮安装在基座的下部;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分别焊接在基座上表面; 所述的反光板设置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的吊装环安装在 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的顶部;所述的分类放置架焊接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 侧面;所述的分类放置架包括连接杆,弧形支架和防扎头,所述的连接杆一端分别焊接在第 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弧形支架;所述的防扎头设置在弧形支 架远离连接杆一端的末尾处。
所述的基座具体采用不锈钢实心板。
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具体采用不锈钢空心管;所述的第一立柱、 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具体焊接在所述的基座上表面的左中右三个位置,有利于降低该电力 线支架整体的重心,提高稳定性。
所述的脚轮具体采用聚缘脂双刹车万向轮;所述的脚轮具体采用4个,有利于灵活 移动。
所述的吊装环具体采用两个,分别焊接在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顶部,有利于利用 吊车等工具将电缆整批次的运送到电杆上。
所述的反光板具体采用条纹状反光材料;所述的反光板具体密布在第一立柱、第 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外表面,有利于在夜间提醒路过车辆注意。
所述的分类放置架具体交错焊接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两侧,有利 于最大限度的提供更多的线缆放置位置。
所述的防扎头具体采用直径在5mm至8mm的钢珠,有利于防止弧形支架的尖头扎上 工作人员或行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多 功能电力线支架广泛应用于电力维修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反光板的设置,有利于提醒夜间车辆注意,避免损坏电缆和造成交 通事故。
2.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更加灵活,电力维修人员使用更加省力。
3.本实用新型的防扎头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弧形支架尖头意外伤人的事件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类放置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脚轮,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反光板,7-吊装环,8-分 类放置架,81-连接杆,82-弧形支架,83-防扎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力线支架,包括基座1,脚轮2,第一立柱3,第二 立柱4,第三立柱5,反光板6,吊装环7和分类放置架8,所述的脚轮2安装在基座1的下部;所 述的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和第三立柱5分别焊接在基座1上表面;所述的反光板6设置在第 一立柱3、第二立柱4和第三立柱5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的吊装环7安装在第一立柱3和第三立 柱5的顶部;所述的分类放置架8焊接在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和第三立柱5的侧面;所述的 分类放置架8包括连接杆81,弧形支架82和防扎头83,所述的连接杆81一端分别焊接在第一 立柱3、第二立柱4和第三立柱5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弧形支架82;所述的防扎头83设置在 弧形支架82远离连接杆81一端的末尾处。
所述的基座1具体采用不锈钢实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3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