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3581.3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华;林永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2 | 分类号: | H01F38/32;H01F27/02;G01R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电子 输出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电子式互感器技术越来越成熟,用途广泛。智能电网中的数字 化变电站更是要求互感器具备数字量输出,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电磁式互感器都没有数字量 输出的功能,而有些电磁式互感器虽然具有数字量输出的功能,但结构都比价复杂,制作成 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 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一次回路、二次 回路,在所述二次回路上串联有电流转换回路,该电流转换回路中并联有取样电阻,电流转 换回路的输出端输出模拟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取样电阻为1~40Ω 的线绕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 4-8mm厚的环氧树脂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通过在二次回路上串联有电流转换电 路,从而使得本电流互感器可以适用于智能电网中的数字化变电站,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成 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回路;2、二次回路;3、电流转换回路;4、取样电阻;5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磁电子双输出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 5,设置于外壳5内的一次回路1,以及与一次回路1相串联的二次回路2,其中,在二次回路2 上串联有电流转换回路3,该电流转换回路3中并联有取样电阻4,电流转换回路3的输出端 输出模拟信号。
通过在二次回路上2串联有电流转换回路3,在电流转换回路3的作用下,使得二次 回路2中的二次电流值变小,比如可将二次回路2中的二次电流值由1A或者5A转换为50~ 100mA,同时通过在电流转换电路3中并联有取样电阻4,从而电流转换回路3的输出端A1、A2 将以100~2000mV模拟信号的方式出。如此,本电流互感器在实际工作时,只需要在电流转换 回路3的输出端A1、A2中接入模数转换模块(未图示)即可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如此,本电 流互感器可适用于智能电网中的数字化变电站。
其中,上述的取样电阻4为1~40Ω的线绕电阻,以使得电流转换回路3的输出端A1、 A2以符合要求的模拟信号输出。
同时,为了提高本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性能,在上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环氧树脂绝缘 层;其中,如果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厚度过厚的话,则会使得整个电流互感器体积变大,影响 装配以及生产成本,不适应生产的实际要求;反之,如果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厚度过薄的话, 则难以保证产品的绝缘性;经过发明人的反复研究发现,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厚度为4-8mm 时,不但可以适应生产的实际要求,而且可以保证产品的绝缘性,有效地杜绝了放电现象的 出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 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3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电容器
- 下一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