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钱币清分整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2375.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清;丁政;邓海祥;郭小航;陈柏成;张伟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D13/00 | 分类号: | G07D13/00;B07B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钱币 清分 整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城市公交公司、商贸和银行等行业对纸币、硬币进 行分类和整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很多硬币的清分机,但对于纸币的整理、分类和清 点的机器尤显缺乏,公交公司等大多采用人工整理的方式,堆积如山的钱币却 不仅在洁净程度方面,容易对进行处理的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而且由于数 量多,在人力成本和工作人员的疲劳损耗同样造成影响。此外,这些纸币的种 类,折叠程度,以及之后的打包整理清点工作,都带来这项工作的压力。
在钱币的整理、分类和清点的技术领域,对于硬币来说稍偏容易,真正的 难题在于纸币的整理,无论是公交纸币还是银行纸币,大多都是人工处理。现 在对于纸币的整理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利用风力分离纸硬币,孔口分 拣硬币,双摩擦轮搓开折叠纸币,传送带传送纸币等技术。由于纸币存在质量 轻,折叠状况复杂多样和部分残旧难处理等问题。在纸币传送上不能采用一般 的传送带,因为纸币会受到气流影响发生位置漂移;不管机器如何先进,在整 理纸币时,会存在一些折叠程度十分复杂或是残旧的纸币,这部分纸币是很难 进行机器整理的,因此在整理纸币前必须要对纸币进行筛选,把可进行机器整 理的纸币筛选出来。对于利用双摩擦轮搓开折叠纸币的技术,虽然结构简单, 效果明显,但所能处理的折叠纸币种类不够多,对一些旧的纸币也容易搓烂了。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实 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 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 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钱币清分整理 机,其可对钱币进行机械化分类和整理,尤其是将纸币平整化整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钱币清分整理机,包括钱币分类装置和纸币整理装置;
所述钱币分类装置包括风力分离仓、风机、漏斗,所述风力分离仓整体为 一字形且水平布置,风力分离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进风 口,第二端设置有出口,风力分离仓在靠近第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漏斗连接的 进料口,在靠近第一端的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硬币口和团币口,所述硬 币口比团币口更靠近第一端;
所述纸币整理装置包括穿孔传送带、整平组件、定向滑槽,所述穿孔传送 带的输入端设置在风力分离仓的出口下方,穿孔传送带的带面布设有多个吸气 孔,穿孔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与穿孔传送带的带面形成相对封 闭的空间,密封板上设置有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的抽风口,所述整平组件设置 在穿孔传送带的上方,用于整平带面上的纸币,所述定向滑槽设置在穿孔传送 带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整平组件包括毛刷、轮刷、滚刷、气幕器、胶辊中的一种或多 种。
其中,所述穿孔传送带在毛刷、滚刷、胶辊对应的带面下方设置有托辊。
其中,所述轮刷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转动轴线与穿孔传送带的带面垂直。
其中,所述滚刷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转动轴线与穿孔传送带的带面平行 且与带面的运动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气幕器设置有斜向下的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出风方向互成 90度角。
其中,穿孔传送带内固定设置有与穿孔传送带下面的带面内侧相贴合的档 风板。
其中,所述穿孔传送带包括第一穿孔传送带和设置在第一穿孔传送带下方 的第二穿孔传送带,第一穿孔传送带的输入端设置在风力分离仓的出口下方, 第二穿孔传送带的输入端设置在第一穿孔传送带输出端的下方,第二穿孔传送 带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定向滑槽,在第一穿孔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有翻转弧挡 板,翻转弧挡板对第一穿孔传送带输出端的带面形成半包围。
其中,所述第一穿孔传送带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毛刷、气幕器、 滚刷、轮刷、滚刷,两个滚刷的转动方向相反;和/或,所述第二穿孔传送带 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气幕器、滚刷、轮刷、滚刷、胶辊,两个滚刷的 转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2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静电阻燃全棉缓纹织物
- 下一篇:使用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喇叭口的自动生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