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双排发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2285.1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敏强;徐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发热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双排发热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 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 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一般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发热电缆绝缘大 部分采用了金属导体。在使用时无法可靠接地,有安全隐患。金属导体电缆导电 使用时或多或少的会有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不利。金属导体的发热电缆相对能 耗大,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容易氧化,出现氧化将出现功率衰减,衰减程度决定寿 命长短。热传导靠接触传热,舒适度大大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双排发热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双排发热电缆,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导体,每根导体的外部均设 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的外部设有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的外部设有编织 层,在编织层的外部通过护套层将两根导线包覆到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体采用非金属12K或24K碳纤维材料 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层采用耐高温氟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编织层采用玻璃纤维丝与镀锡铜丝各半 混编进行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套层采用柔性聚氯乙烯护套或TPE 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套层厚度为1.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耐压、抗折性强,绝缘性好,节能性好,采用 非金属导体做到了无电磁辐射,解决了无安全接地问题,安全性高,采用非金属 材料作为发热体,无功率衰减之忧,其外绝缘保护层选用耐高温氟塑料绝缘层、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及编织层,对导体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使寿命可以保证在50 年以上;碳纤维发热电缆还能够产生远红外线,长时间照射下,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碳纤维双排发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第一绝缘层、3-第二绝缘层、4-编织层、5-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碳纤维双排发热电缆,包括两根平 行设置的导体1,每根导体1的外部均设有第一绝缘层2,第一绝缘层2的外部 设有第二绝缘层3,第二绝缘层3的外部设有编织层4,在编织层4的外部通过 护套层5将两根导线包覆到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导体1采用非金属12K或24K碳纤维材 料制成。碳纤维材料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 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 的新型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2采用耐高温氟塑料制成。 氟塑料长期耐温高达200℃以上,而且耐腐蚀、耐老化的性能极强,因此可以保 证电缆的长期稳定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2的厚度为0.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3采用交联聚乙烯制成。为 电缆提供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以及足够的强度,保护内芯在安装使用中不受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3的厚度为0.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编织层4采用玻璃纤维丝与镀锡铜丝各 半混编进行编织而成。使整个电缆柔性和强度大大加强,并且金属编织还可以起 到屏蔽效果,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2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