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注视近视眼适应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31814.6 | 申请日: | 2016-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洪尼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 注视 近视眼 适应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视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注视近视眼适应调节器。
背景技术
近视眼的高患病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认为,过度近距离活动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正常的人眼看近时启动眼调节机制,如果长期近距离用眼,睫状肌会痉挛,进而导致眼球前后径变化。近视患者配戴眼镜后,可看清楚远处物体,但是看近物时,眼睛的负担将更大,可能形成一个不断加深近视的恶性循环。贝茨法消除眼紧张的办法是“中央注视法”,即学会看视界中央,但不要盯视,为此可训练“移动和摇摆”(眼睛左右上下运动),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物体移动和摇摆,交替做目视和想象直至出现松弛感,本专利针对近视患者视力调节的生理机制,结构简单、组装简便,适合广大近视患者提高视觉适应的指标(眼球运动,双眼视觉,适应性等),而现有的技术针对近视恢复,操作不方便,价格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注视近视眼适应调节器,视力提高效果好,恢复性快,操作方便快捷,价格低,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央注视近视眼适应调节器,包括两观望筒,所述每个观望筒前端封闭,接触眼睛一端开口,在封闭端中部设置有一个前侧小孔,在筒壁设置侧壁小孔。
优选的,上述两观望筒间通过铰链连接,可绕铰链连接处轴线转动,通过铰链连接实现不同瞳距大小的调整,应用范围更广,利用率高,操作方便快捷。
优选的,上述前侧小孔孔径为1~2mm,可满足中央主视的要求,训练效果更佳。
优选的,上述侧壁小孔设置绕观望筒轴线一周的筒壁均匀分布在上下左右四侧,布置周向的四排侧壁小孔能够满足使用者眼球转动朝向观望筒的上下左右四壁透光处,从而加大训练眼睛的运动,大大提高训练效果。
优选的,上述侧壁小孔孔径为3~4mm,沿着筒壁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其间距为8~10mm,可满足观望侧壁的要求,训练效果更佳。
优选的,上述观望筒材料采用轻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重量轻,便于操作,易于携带。
优选的,上述每个观望筒接触眼睛一端设置硅胶密封条,所述硅胶密封条与眼睛一周保持紧密接触,采用硅胶密封条进行眼睛光线的密封,大大提高密封效果,并且提高头戴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观望筒前端及侧壁开设小孔,通过人眼对光(太阳或白炽灯)“中央注视”时,训练看视界中央,但不盯视,活动时在不同角度可以看到极富动感变化的光像组合,可充分训练眼球外骨骼肌、协调眼球内平滑肌,从而增强视觉适应性、真正帮助广大近视患者提高视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操作和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央注视近视眼适应调节器,包括两观望筒1,所述每个观望筒1前端封闭,接触眼睛一端开口,在封闭端中部设置有一个前侧小孔2,在筒壁设置侧壁小孔3,两观望筒1间通过铰链4连接,可绕铰链4连接处轴线转动,前侧小孔2孔径为1~2mm,侧壁小孔3设置绕观望筒1轴线一周的筒壁均匀分布在上下左右四侧,侧壁小孔3孔径为3~4mm,沿着筒壁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其间距为8~10mm,观望筒1材料采用轻质金属或者塑料,每个观望筒2接触眼睛一端设置硅胶密封条5,硅胶密封条5与眼睛一周保持紧密接触,针对不同的人,为了调整训练的最佳效果,可将两观望筒制作成可伸缩结构,只需将前侧的铰链向后移动设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