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院前急救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31656.4 | 申请日: | 2016-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牧锋;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牧锋;李超 | 
| 主分类号: | G08B25/12 | 分类号: | G08B25/12;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急救是一个涉及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多科室关联协作的抢救工作过程,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梗病人的抢救过程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危急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车上医生为了尽快通知开通院内绿色通道,有时甚至是需要绕行急诊直接进入手术室,需要及时告知院内急诊科或手术室提前做好抢救物资和人员准备。另一方面,当急救车辆接近医院时也应有一个明显的即将到达提示,以便院内人员立即做好接收急救病人的准备。
传统的绿色通道开放方式一般依据车上医生电话、短信通知,或对讲机,也有利用GPS车辆定位方式对急救车辆到达医院距离时间作出预告知提示。现行的院前急救急诊绿色通道开放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
①电话通知方式:
即是医生在急救车上根据病人危重症情况打电话通知院内急诊科室人员提前做好接车准备。这种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很难达到一对多的通信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一些大型医院病患众多,处于繁重工作状态下的医生或护士不得不中断手头上的事务转而处置院前急救电话,轻则干扰工作思路,严重时恐会引发医疗纠纷。
②短信通知方式:
即是医生在急救车上根据病人危重症情况发送电话短信通知院内急诊科室人员提前做好接车准备。但实际情况是处于繁重工作状态下的医生或护士无暇顾及短信消息,这样的短信消息很容易被忽略。
③对讲机方式:
急救车配置对讲机,虽然具有便捷的通话功能,但是这里比电话通知方式更复杂的是需要对方也具有对讲设备,也就是说需要给相关急诊医生或护士配备对讲机,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易实现的。
④GPS距离显示提醒方式:
有的医院通过设立信息屏来显示急救车辆当前位置,企图影响急诊室人员对于院前急救事件的及时关注。但由于信息屏难以引起繁忙的医护人员的关注,因此信息屏显示提示方式难以达到院前急救信息向院内急诊科室传递的实时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院前急救预警系统,其中,其包括:
急救车,所述急救车设置有急救按钮,所述急救按钮按压后产生一急救信号,所述急救信号通过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出;
云服务平台,与所述急救车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急救车发出的所述急救信号并转发;
警示器,设置在医院的预定位置且与所述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平台转发的急救信号,并响应所述急救信号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报警灯,设置于所述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报警灯,所述第二报警灯设置于所述警示器上且与警示器信号连接;
所述云服务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急救车发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急救车与所述警示器之间的距离值,并且在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送触发信号至所述警示器;
所述警示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报警灯,以控制所述第二报警灯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器为多个,多个所述警示器设置于所述医院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警示器均设有所述第一报警灯和所述第二报警灯。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器内置有工控机及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急救信号及触发信号;
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第一报警灯和第二报警灯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急救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为3G/4G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云服务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急救车辆以及警示器,在急救车上便捷的报警方法几乎不影响车上院前出诊医生的现场抢救工作,另一方面在急诊室内两次不同时间的报警灯闪烁提示方式使得院内急诊医生能够从容地处理好手头事务以及院前急救接车准备工作,这样的急救警示系统有效提高了院前院内急救急诊一体化连接的工作效率,与传统方式相比较具有更优秀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院前急救预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牧锋;李超,未经陈牧锋;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