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透水汀坝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288.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平;张美;罗金学;户园凌;刘娟;朱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嘉亿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嘉亿(北京)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高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生态透水汀坝。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断受到破坏,水环境的破坏尤其严重。除景 观受损外,受损的水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原有的水体自净功能丧 失。针对这一现状,国内不断研发出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生态滤岛等生态工程 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污染中的有机物、转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在 景观上起到美化功能。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程度,在水质污染物去 除中起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水生生境自净能力,透水坝成为水环境修复工程中的新型技术。透水 坝是拦水坝的一种,利用砾石、卵石、陶粒等天然材料,堆砌成坝体。与普通水 坝不同,透水坝减缓水流流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在砾石空隙间可形成适合于 不同微生物生长的微生境,在坝顶上层可种植水生植物。透水坝可有效增加水力 停留时间,使得污染水体能够与微生物、植物根系充分接触,加强水质污染的净 化处理,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然而,目前的生态透水坝设计大多沿用水体漫流的 模式,坝顶多种植景观及净水植被。这样往往切断了水体两侧的联系,难以体现 生态设施的公众参与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济合理、简易高效的生态透 水汀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汀坝,所述生态透水汀坝的竖向结构包括基 础透水坝1和汀步坝2;所述基础透水坝1从下到上设置为稳定层11、处理层12 和种植层13;所述种植层13上设有汀步坝2,汀步坝2内为种植的植被14;所述 稳定层11设有延伸至种植层14和汀步坝2的钢筋结构1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透水汀坝,所述的基础透水坝1的上部横截面为梯形, 上底宽4.0m-6.0m,下底宽6.0m-8m,坡面设计为1:1-1:2。坝体高根据河流实际情 况设为常水位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透水汀坝,所述稳定层11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分为地 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高度为1m,地上部分高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透水汀坝,所述处理层12由石笼网格构成,石笼网格 孔径为5mm×10mm,石笼网格内部由粒径10mm-50mm的砾石或/和陶粒填充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汀坝,所述种植层13高200mm-300mm,由 土沙混合物或自然土填充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汀坝,所述植被14为美人蕉、鸢尾、千屈菜、 泽泻、水蓼、梭鱼草、香蒲、芦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态透水汀坝,所述汀步坝2由石笼网格构成,高为 300mm,间距为300mm,石笼网格内部由粒径500mm-100mm的砾石填充而成,形 状设计为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透水汀坝通过透水坝体的生态设计,保证景观功能的同 时,满足生态功能,利用砾石床、植物根系形成的微生境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 解作用降低水质污染程度。基础坝体可减缓水流速度,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汀步 坝体的砾石可增加污染物质与净化介质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污染物质的去除率。 基础透水坝体与汀步坝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稳定局部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 生态坝体对污染物质的去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透水汀坝为由基础透水坝和汀步坝两 部分组成;基础透水坝坝体净化水体的同时,营建与恢复水生动植物生境,增加 生物多样性;汀步坝满足景观美学需求,满足交通、亲水的功能需求。生态透水 汀坝满足生态和景观双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生态透水汀坝横截面图;图2:生态透水汀坝纵截面图;基础透水坝-1、 稳定层-11、钢筋结构-111、处理层-12、种植层-13、植被-14、汀步坝-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透水汀坝做进一步说明,但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嘉亿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嘉亿(北京)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嘉亿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嘉亿(北京)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液压坝坝面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道驳岸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