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农药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182.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龚艳;王果;张晓;张井超;裴亮;陈晓;刘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农药 喷雾 分布 均匀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测试装置,尤其是一种分段式农药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试系统,属于农业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我国农业病虫草害年发生面积在4亿公顷次以上,年使用制剂农药超过150万吨。但施药技术与装备落后,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其余大量农药流失到土壤、水体、空气中,或是残留在农产品中,严重影响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国民身体健康。
农药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是决定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评价施药技术装备对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程度的主要依据。迄今为止,农药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试方法为:通过固定式集雾槽采集药液雾滴,再通过量杯人工逐一称量每个测试截面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此类方法不仅测试效率低,而且测量误差大、测试精度难以保证。具体而言,对喷雾量分布特性的测定需要对喷枪全射程(或喷杆全喷幅)的雾量分布参数进行同步采集,所需测试系统的固定式集雾槽的长度(测量范围)需大于喷枪最远射程(或喷杆最大喷幅),通常需要20m~30m才能满足远程喷枪和大型喷杆喷雾机的测试要求,不仅占地面积大,并且对集雾槽的维护、校准工作也十分复杂。此外,现有对雾量分布特性的测试采用直接测量相同时间内集雾槽各流道所采集的雾滴质量或体积的方法,即在被测喷射部件喷雾一定时间并停止后,借助天平或量筒依次对集雾槽各流道所采集的雾滴质量或体积进行人工测量,或采用桥梁式称重传感器进行测量,不仅自动化程度低,测量精度也难以保证,测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精准度均较差,并且经常需要对其逐一的进行法码较准,大大增加了测试系统的调试、维护难度,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均显著提高,并且结构紧凑、维护校准方便的分段式农药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试系统,同时给出相应的测试方法,从而为评价植保机械对环境污染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供更为科学的测试手段。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农药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试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底部具有伺服电机驱动导向轮的集雾装置,所述集雾装置含有沿导向方向排列的一组漏斗底的集雾槽,所述漏斗底的最低处安置集雾试管;所述集雾试管的底部具有电磁阀,且下部安装触发传感器、预定高度安装液位传感器;所述触发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计算机的采集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计算机的相应控制输出端分别接伺服电机和电磁阀的受控端。
采用上述系统的测试时,控制计算机按如下基本步骤运行:
第一步、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导向轮,带动集雾装置到达预定测试工位;
第二步、控制关闭各电磁阀;
第三步、当接收触发传感器感受到液雾时开始计时;
第四步、当接收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信号时,记录相应集雾槽的计时时间,并判断是否为最后一个液位传感器;如否,则继续接收记录;如是,则记录后进行下一步;
第五步、控制打开各电磁阀,并判断是否完成预定喷雾区域的测试;如否,则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导向轮,带动集雾装置到达下一预定测试工位,重复以上第二步至第四步;如是,则进行下一步;
第六步、停止测试,输出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对喷枪射程(或喷杆喷幅)方向的雾量分布参数进行分段采集后汇总处理,因此集雾槽的长度可以明显缩短,能满足射程(或喷幅)不同各种喷射部件的测试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测定各集雾试管积聚相同体积雾滴的时间测试雾量分布特性,借助计算机自动测定记录相应的时间量,从而获取雾量分布曲线等测试结果,不仅实现了在各采样区间的动态实时测量,并且只要保证触发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精度,即可有效控制测试误差,因此调试、校准、维护均十分方便,从而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切实保证了测试精度。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位于导轨上,所述导轨间隔分布有与预定分段相应的感应片,所述集雾装置上装有信号输出端接控制计算机相应信号输入端的接近开关。
再进一步,所述触发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及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安置在集雾装置上的无线收发器和位于控制侧的无线收发装置与控制计算机的采集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计算机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收发装置和无线收发器分别接伺服电机和各电磁阀的受控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