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头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803.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品慧;唐金才;张建波;张一威;廖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一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7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特别涉及一种双头螺栓。
背景技术
双头螺栓,也叫双头螺丝或双头螺柱。用于连接机械的固定链接功能,双头螺栓两头都有螺纹,中间的螺杆,有粗的也有细的。一般用于矿山机械,桥梁,汽车,摩托车,锅炉钢结构,吊塔,大跨度钢结构和大型建筑等。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020297227.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头螺栓,它包括顺序连接成为一体的第一螺纹杆、光杆及第二螺纹杆,所述的第一螺纹杆、光杆和第二螺纹杆同轴线,所述的第一螺纹杆的直径或/和第二螺纹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光杆的直径。
上述方案中,当第一螺纹杆在旋入螺母时,第二螺纹杆没有得到相应的固定,因此第二螺纹杆也被带动旋转,致使螺母的旋合速度大大降低,同理第二螺纹杆在旋入螺母时也是较低的旋合速度,组装配合速度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时相对稳定的双头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头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纹杆、光杆、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端部设有一字形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一字形的螺丝刀固定在一字形槽内,并将握紧螺丝刀保持不动,那么就避免了第一螺纹杆被螺母旋转带动,同理的也避免了第二螺纹杆被螺母旋转带动,因此旋合时的速度较快,避免了各个零件旋转时相互带动旋转,导致相对旋紧效率低下,同时在最终旋紧的过程中,由于螺丝刀固定位置容易把控,在进一步旋紧时只要保证螺丝刀不旋转就能够进一步旋合,也就是通过配合固定工具能够实现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端部设有凸台,所述一字形槽设置于凸台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一字形槽额外设置在凸台上,那么使用工具操作一字形槽时只会将凸台形变,但是螺纹结构不会受到影响,也就避免了一字形槽对第一螺纹杆的螺纹形状影响,保证螺母始终能够配合第一螺纹杆,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字形槽设置于凸台的中心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字形槽将凸台均分为两侧,那么两侧结构强度相似,因此使用工具时两侧受力均匀,在反复旋合、旋离的过程中实现了外形结构的稳定性不变,提高了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直径大于凸台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台直径更小更容易套入螺母,配合更加方便,组装配合时不易卡住,操作更加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光杆一体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减少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废料,提升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螺纹杆;11、一字形槽;12、凸台;2、光杆;3、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双头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纹杆1、光杆2、第二螺纹杆3,光杆2为直径最大的,光杆2用于分段第一螺纹杆1和第二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1端部设有一字形槽11;通过这样设置,在使用时,取一个长条形或是杆形结构的固定工具,比较常见的也就是是一字形的螺丝刀,将固定工具穿设于一字形槽11内,并将该固定工具保持不动,那么就避免了第一螺纹杆1被螺母旋转带动,同理的也避免了第二螺纹杆3被螺母旋转带动,配合旋合时只需要保证螺丝刀不被带动旋转,就能够保证旋合时的相对转动处于一个稳定的速度,因此旋合时的速度较快,同时在最终旋紧的过程中,通过配合固定工具能够实现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通过螺丝刀保证光杆3相对于被固定面不旋转,避免了被固定面的磨损,也避免了在最终旋合过程中光杆3的表面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一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一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