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体动物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551.7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季越聪;杨成禹;刘晴阳;汪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P3/04 | 分类号: | B60P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3003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动物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体动物运输车。
背景技术
当前,动物运输车用于远距离运输活体动物,运输动物及其方便。但是, 由于车辆的车厢大小有限,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通常都要将车厢塞进尽可能多 的动物,这就造成动物拥挤,活动不便,且通常运输距离都很远,在夏天车厢 内温度会很高,动物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死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出一种能够提高 成活率的活体动物运输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包括车头、与所述车头连接的车架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车架体上的拱形动物护栏,所述拱形动物护栏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 拱形管以及将多个所述拱形管的顶管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在所述拱形管的 两侧的立管部外套连接有多个套管,所述套管能够相对于所述立管部自由转动。
技术方案2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在技术方案1的活体动物运输车中,在所 述拱形管的顶管部连接有多个喷水头。
技术方案3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在技术方案1或2的活体动物运输车中, 所述套管经由短管与所述拱形管的立管部连接,所述短管通过螺栓与所述立管 部连接。
技术方案4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在技术方案1的活体动物运输车中,所述 套管由柔性材料构成。
技术方案5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在技术方案1的活体动物运输车中,所述 套管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其具有车头、车架体和设置在车架体 上的拱形动物护栏,拱形动物护栏主要由多个并排排列的拱形管和将拱形管的 顶管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在拱形管的立管部上外套有多个能够相对于立管 部转动的套管。
通过这样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在将活体动物装入运输车中时,能够借助套 管的滚动,减少活体动物与动物护栏之间的摩擦,更加便于将活体动物装入运 输车中,而且由于套管能够相对于立管部自由转动,从而若装入运输车中的动 物移动,则能够自由转动的套管能够对活体动物的身体进行按摩,促进动物的 血液循环,因此能够增加活体动物的成活率。
根据技术方案2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在拱形管的顶管部连接有喷水头,从而 能够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对装载的活体动物进行喷水,对活体动物进行降温, 因此能够提高动物的成活率,而且能够维持活体动物运输车的卫生状况。
根据技术方案3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套管经由短管与拱形管的立管部连接, 通过将短管固定在立管部上来讲套管固定在立管部上,从而便于套管的拆装。
根据技术方案4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套管由柔性材料构成,例如由橡胶等 构成,从而能够防止动物与拱形动物护栏碰撞而撞伤。
根据技术方案5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套管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从而能够 通过粗糙表面进一步有效地刺激动物的皮肤,充分地对动物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体动物运输车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体动物运输车的拱形动物护栏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体动物运输车的拱形动物护栏的局部剖视放大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体动物运输车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 型的活体动物运输车的拱形动物护栏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体 动物运输车的拱形动物护栏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包括车头10、与车头10 连接的车架体20以及设置在车架体20上的拱形动物护栏30。拱形动物护栏30 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拱形管31以及将多个拱形管31的顶管部310连接在一起 的连接杆32。在拱形管31的两侧的立管部311外套连接有多个套管40,套管 40能够相对于立管部311自由转动。例如,套管可以通过轴承与立管部连接。
根据上述的活体动物运输车,其具有车头、车架体和设置在车架体上的拱 形动物护栏,拱形动物护栏主要由多个并排排列的拱形管和将拱形管的顶管部 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在拱形管的立管部上外套有多个能够相对于立管部转动 的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