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及其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9878.2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卢圣涛;章辉;邓文革;彭凯;尹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02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姜怡;阚梓瑄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伺服 控制 装置 及其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液压设计技术,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及其发动机。
背景技术
燃油伺服控制装置作为发动机或者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供给燃烧室的燃油,从而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现有的燃油伺服控制装置通常采用电液伺服阀或力矩马达来调节油针位置。
例如,辅助动力控制系统采用了电液伺服阀控制燃油回油流量,电子控制器输出电流信号至电液伺服阀,在定压差的情况下,燃油回油流量随控制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现有电液伺服阀因其滞环特性影响发动机或者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品质甚至出现电液伺服阀卡滞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及其发动机。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及其发动机,能够改善燃油伺服控制的动态响应品质,提高发动机或者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包括:稳态信号输出电路,用于输出稳态信号;调制电路,其与所述稳态信号输出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稳态信号进行脉冲调制,生成合成信号;电液伺服阀,其与所述调制电路连接,将所述合成信号输入至所述电液伺服阀。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电子控制器,其中所述稳态信号输出电路和所述调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电子控制器内部,所述电液伺服阀与所述电子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调制电路的脉冲信号为正弦波。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正弦波的幅值为250mV,频率为225-275Hz。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液伺服阀用于控制使用该装置的燃烧室的燃油回油流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分配活门,所述分配活门与所述电液伺服阀电连接,所述电液伺服阀根据所述合成信号控制所述分配活门以分配提供至所述燃烧室的燃油。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分配活门与所述电子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分配活门向所述电子控制器输入反馈信号,其中所述合成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反馈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分配活门包括:阀芯,所述阀芯在所述分配活门中是可移动的以调节分配至所述燃烧室的燃油回油流量,其中,所述电液伺服阀根据所述合成信号调节所述阀芯的位置;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阀芯的位置以生成所述反馈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喷嘴;燃油泵,所述燃油泵用于提供燃油;液压机械组件,所述液压机械组件耦接至所述燃油泵以用于提供计量燃油;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分别与所述液压机械组件和所述燃烧室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及其发动机,通过采用载波技术对控制电液伺服阀的控制信号进行小幅度调制,能够改善燃油伺服控制的动态响应品质,提高发动机或者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的载波技术原理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伺服控制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9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级电动燃油泵
- 下一篇: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