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起钻钻杆内壁刮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26917.3 | 申请日: | 2016-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崔代勇;刘长东;冯良;王玉春;齐志民;张思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代勇 |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7000 吉林省白城市洮***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钻杆 内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起钻后钻杆内部清理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钻井起钻钻杆内壁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工程中,钻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钻井深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起下钻次数也是越来越频繁,比如说更换钻头、更换井下工具、倒换钻具、短程起下钻等。在起钻过程中,钻杆内外壁总会或多或少的粘连出不少的钻井液,这不仅造成钻井液的浪费,环境污染也大,清理设备卫生也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现场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钻杆外壁的钻井液,在起钻过程中使用橡胶软管套于钻杆上刮掉钻井液的方法进行清除,而对于钻杆内壁的钻井液始终没有可行的方法。由此在钻井现场总能看见起完钻之后钻具盒子上堆满钻井液,这些钻井液都不能再次使用,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员还容易滑跌受伤,冬季施工的时候钻具内壁残存的钻井液还会造成钻具水眼冻凝,而对于这些钻井液的清除,有条件的钻井队使用蒸汽,没有条件的则是直接使用柴油点火焚烧,这两种方法也都或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经济付出,这些技术问题仍有待于技术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井起钻钻杆内壁刮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钻井起钻钻杆内壁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筒、刮泥片、支撑柱和缓冲杆;悬浮筒为空心管,悬浮筒上端设有上密封丝堵,上密封丝堵上轴心位置设有开口朝外的螺孔,支撑柱为三至十个,支撑柱下端连接有直径比支撑柱外径小的螺杆,支撑柱上端设有螺纹孔,各支撑柱通过螺杆和螺纹孔首尾连接,最下支撑柱的螺杆与上密封丝堵上的螺孔连接,最上支撑柱的螺纹孔连接有卡帽,刮泥片为二至九片,每一刮泥片设有外缘与钻杆内壁贴合的周向分布的二至四个弧形刮板,每一刮泥片的相邻刮板间保有二分之一至一个刮板长度的间距,每一刮泥片的各刮板通过连接筋相连,连接筋在钻杆轴心位置处设有过孔,各刮泥片分别通过过孔连接各支撑柱的螺杆上,相邻刮泥片的刮板错位分布,轴向刮板外缘轨迹为圆形;悬浮筒下端设有下密封丝堵,下密封丝堵轴心位置设有与缓冲杆间隙配合的轴孔,缓冲杆上端连接有与悬浮筒内壁配合的活塞,缓冲杆上端连接有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筒内设有径向隔板,隔板与活塞间设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筒内设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钻井液粘度确定刮泥片数量并连接安装,用工具卡扣卡住卡帽,将本装置缓慢放入钻具水眼,直至装置浮在钻具内,刮泥片位置高于钻井液液面,这时松脱卡扣,收回悬吊绳与卡扣,即可进行起钻作业,起钻过程中随钻杆内钻井液液面的相对下降,本装置也在其自重作用下相对下移,始终保持悬浮在钻井液液面,刮泥板刮下钻杆内壁的钻井液并向下回流,减少钻井液的浪费,不污染环境,节约清洁开支,尤其在冬季施工过程中,能够防止钻具水眼冻凝,保证钻具水眼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1悬浮筒;2刮泥片;3支撑柱;4缓冲杆;5上密封丝堵;6螺孔;7螺杆;8螺纹孔;9卡帽;10刮板;11连接筋;12过孔;13下密封丝堵;14轴孔;15活塞;16支脚;17隔板;18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代勇,未经崔代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6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式手部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有动态背光的佛像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