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6136.4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7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23/00 | 分类号: | A47B23/00;A47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汉语言 文学 学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习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
背景技术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该专业需要进行多个模块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模块均具有多本书籍,经常需要学习者进行书籍对照学习,目前还没有一种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该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设计巧妙,书籍整理方便,学习方便,解决了现有汉语言文学专利在学习过程中比较繁琐,没有专门的学习装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装置包括呈长方形且上端和一侧为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形成若干个置书腔,所述置书腔内具有若干个置书室,所述壳体的上端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固连有呈“冂”字形的把手,所述置书腔的前端内壁上铰接有呈块状的指示块,所述指示块上具有标签,所述壳体底部固连有凸出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部铰接有置书板,所述置书板中部处具有置书槽,所述置书板上所述置书槽两侧均具有压书机构,所述压书机构包括呈圆柱形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下端固连在所述置书板上,所述安装柱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上连有呈弯折状的压书条。
本学习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将各个模块的书籍放置在置书腔内的置书室内,在指示块的标签上对该模块的书籍类型进行标识,方便查找,取书籍时,转动指示块即可,十分的方便,看书学习时,将书籍打开,将装订处放置在置书槽内,通过压书机构分别将书籍的两侧压住,无需人工用手压住,十分的方便,翻页后,将书页压在压书条下面。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使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方便,效率高。
上述的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中,所述顶盖的两侧具有竖立设置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壳体侧部具有对应的螺纹孔。
通过连接片实现顶盖与壳体的固连,连接牢固稳定。
上述的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中,所述压书条与所述转环之间具有弹簧。
使压书条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随着书页的增高而增高。
上述的一种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中,所述指示块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置书板端部固连有呈条形的磁条。
使置书板关闭时能够吸附在指示块上实现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装置设计巧妙,书籍整理方便,学习方便。
2、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通过压书机构分别将书籍的两侧压住,无需人工用手压住,十分的方便。
3、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的压书条与转环之间具有弹簧。使压书条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随着书页的增高而增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中压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置书腔;1a1、置书室;2、顶盖;3、把手;4、指示块;5、标签;6、连接板;7、置书板;7a、置书槽;8、安装柱;9、转环;10、压书条;11、连接片;12、弹簧;13、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汉语言文学学习装置包括呈长方形且上端和一侧为开口的壳体1,壳体1内通过隔板形成若干个置书腔1a,置书腔1a内具有若干个置书室1a1,壳体1的上端铰接有顶盖2,顶盖2上固连有呈“冂”字形的把手3,置书腔1a的前端内壁上铰接有呈块状的指示块4,指示块4上具有标签5,壳体1底部固连有凸出的连接板6,连接板6的端部铰接有置书板7,置书板7中部处具有置书槽7a,置书板7上置书槽7a两侧均具有压书机构,压书机构包括呈圆柱形的安装柱8,安装柱8的下端固连在置书板7上,安装柱8上转动连接有转环9,转环9上连有呈弯折状的压书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6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