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将控制中心与双舱综合管廊连接的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5997.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飞;王家华;葛华飞;念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中心 综合 连接 节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控制中心与双舱综合管廊连接的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作为都市的骨架,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地面交通负荷,同时还是城市各种市政公用事业管线的地下通道,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道路下部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重视。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首次提出计划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更是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为实现对综合管廊的远程控制和内部设备供电,需设置1处以上的控制中心,并将控制中心与综合管廊相连通。目前国内多数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刚起步,并且综合管廊投资较大,因此综合管廊的建设总长度有限,一般仅需设置1处控制中心。将控制中心与综合管廊相连,可同时达到两个目的:(1)作为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巡检人员可通过联络通道从控制中心进入综合管廊,进行管道日常巡检;(2)联络通道可作为控制中心进线和综合管廊进线的通道,满足控制中心用电、综合管廊内用电和控制中心与综合管廊间控制电缆连接的需求。
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对于雨水、污水和天然气管纳入综合管廊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此后国务院也提倡尽量将所有地下管线均纳入综合管廊内。至此,综合管廊的布置多为双舱断面,对于双舱综合管廊而言,为避免两舱室相互影响,通常需将两舱的连接通道之间以墙体分隔,而分别设置连接通道与两舱相连,则会导致连接通道占用地下空间较大,这不仅给巡检人员进出带来困难,也增加了地下空间的使用和工程投资。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将控制中心与双舱综合管廊连接的节点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控制中心与双舱综合管廊连接的节点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巡检便利,满足各舱室与综合管廊的连接要求,降低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控制中心与双舱综合管廊连接的节点结构,包括上部联络通道、下部联络通道、第一综合管廊舱室和第二综合管廊舱室,上部联络通道与靠近控制中心处的第一综合管廊舱室相连,上部联络通道与第一综合管廊舱室之间设置有防火门,下部联络通道与远离控制中心处的第二综合管廊舱室相连,下部联络通道与上部联络通道之间安装有第一扶梯,下部联络通道与第二综合管廊舱室之间安装有第二扶梯,第一扶梯与第二扶梯之间的下部联络通道中安装有墙上开有防火门的防火墙。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联络通道与下部联络通道之间的顶板上设置有连通孔,通过连通孔安装电力和通信管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联络通道上设置有通风口,满足通道内部通风,下部联络通道中设置有集水坑,集水坑通过排水管与就近的雨水井连接,满足排水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满足控制中心用电、综合管廊内用电和控制中心与综合管廊间控制电缆连接的需求,且方便了巡检人员管道日常巡检,减小工程投资,便于运行管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将控制中心与双舱综合管廊连接的节点结构,包括上部联络通道1、下部联络通道2、第一综合管廊舱室3和第二综合管廊舱室4,上部联络通道1与靠近控制中心处的第一综合管廊舱室3相连,上部联络通道1与第一综合管廊舱室3之间设置有防火门5,下部联络通道2与远离控制中心处的第二综合管廊舱室4相连,下部联络通道2与上部联络通道1之间安装有第一扶梯6,下部联络通道2与第二综合管廊舱室4之间安装有第二扶梯7,第一扶梯6与第二扶梯7之间的下部联络通道2中安装有墙上开有防火门的防火墙8。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上部联络通道1与下部联络通道2之间的顶板上设置有安装电力和通信管线的连通孔9。
此外,所述的上部联络通道1上设置有满足通道内部通风的通风口10,下部联络通道2中设置有集水坑11,集水坑11通过排水管12与就近的雨水井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5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