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水电站一键落门的远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5108.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恒;刘亚林;邹颖;徐涛;李颖;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水电站 一键落门 远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水电站落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水电站一键落门的远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实现远距离硬接线控制功能是实现大型水电站中控室远距离“一键落门”硬接线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国内外在2010年前,水电站运用很多的是在机组现地控制单元LCU盘设置“现地紧急停机按钮”,通过机组LCU盘的主PLC和水机事故保护后备PLC(或硬接线后备回路)的机组事故紧急停机回路直接输出控制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快速落门;对于距离较远的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通过在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盘附近设置远程IO的方法,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将“机组现地紧急停机按钮”信号传至远程IO,再通过远程IO输出开关量信号去执行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快速落门控制而关断水源。但对远距离实现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直接快速落门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2009年8月俄罗斯-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事故后,对引发水淹厂房事故各类原因的分析已经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及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水淹厂房事故的特点是突发性、发展快、危害大,后果极其严重,并会带来较大的设备损失及人员伤亡。在中控室设置“一键落门”控制功能,可以及时切断水源。但对于中控室距离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比较远(约1km)的水电站实现“一键落门”硬接线控制,国内研究甚少,现有常用的控制接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而且采用普通控制电缆难以保证硬接线控制回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远程控制落门且可靠性强的用于大型水电站一键落门的远程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大型水电站一键落门的远程控制装置,包括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器,与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机组LCU盘主PLC及机组LCU盘水机保护后备PLC;其还包括设置于中控室的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第三控制按钮、第一光电转换器、第三光电转换器、第七光电转换器,设置于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器处的第二光电转换器、第六光电转换器、第十光电转换器,设置于机组LCU盘主PLC处的第四光电转换器、第五光电转换器,设置于机组LCU盘水机保护后备PLC处的第八光电转换器、第九光电转换器;第一控制按钮与第一光电转换器连接,第一光电转换器与第二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缆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器通过电缆与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按钮与第三光电转换器连接,第三光电转换器与第四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缆连接,第四光电转换器通过电缆与机组LCU盘主PLC连接,所述机组LCU盘主PLC通过电缆与第五光电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五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缆与第六光电转换器连接,所述第六光电转换器通过电缆与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按钮与第七光电转换器连接,第七光电转换器与第八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缆连接,第八光电转换器通过电缆与机组LCU盘水机保护后备PLC连接,所述机组LCU盘水机保护后备PLC通过电缆与第九光电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九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缆与第十光电转换器连接,所述第十光电转换器通过电缆与进水口快速事故闸门控制器连接,可以实现一键落门远程控制功能。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及第三控制按钮均采用带防护罩的自保持按钮。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光电转换器、第六光电转换器及第十光电转换器均设置有保护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根据光缆传输快、信号衰减小适合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在控制端将控制按钮接点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缆安全、可靠、快速地将信号传输至受控端,在受控端又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接点接入控制回路实现远距离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5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