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的基坑支护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4671.6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士斌;胡军勇;赵晓卫;张淼;彭丁星;张满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的护壁构造。
背景技术
旋喷桩施工技术是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高压喷射注浆法,八、九十年代在全国得到全面发展和应用。填石层较厚的填海区,最厚达可达15m。在此种施工场地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引孔机对填石层和自然层进行引孔后,较厚的填石层非常容易塌陷,尤其影响桩身水泥施工和后续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的基坑支护构造,要解决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厚的填石层容易塌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的基坑支护构造,包括周围土层、土层内开挖的桩孔和桩身水泥,所述周围土层包括上部的易坍塌层和下部的自然层,桩孔的深度贯通整个周围土层并分为易坍塌孔段和自然孔段,易坍塌孔段的孔壁上埋设固定有与易坍塌孔段等高、与易坍塌孔段的直径相适应的桩孔护管,所述桩孔护管为PVC管,所述桩身水泥填满桩孔护管和自然孔段之内。
所述PVC管的直径宽度为100mm~800mm。
所述易坍塌层为淤泥质土层、粘性土层、粉土层、沙土层、人工填土层或碎石土层。
所述易坍塌层和自然层的深度比为0.2~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引孔完成后的易坍塌孔段内设置与此段深度相同的桩孔护管,达到防止引孔塌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便于现场施工,结构简单,可很方便的就达到保护易坍塌孔段强度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对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沙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有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四完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五完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七完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1-周围土层、1.1-易坍塌层、1.2-自然层、2-桩孔、2.1-易坍塌孔段、2.2-自然孔段、3-桩身水泥、4-桩孔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桩的基坑支护构造,包括周围土层1、土层内开挖的桩孔2和桩身水泥3,所述周围土层1包括上部的易坍塌层1.1和下部的自然层1.2,桩孔的深度贯通整个周围土层并分为易坍塌孔段2.1和自然孔段2.2,所述易坍塌层1.1和自然层1.2的深度比为0.2~0.35。易坍塌孔段2.1的孔壁上埋设固定有与易坍塌孔段等高、与易坍塌孔段的直径相适应的桩孔护管4,所述桩身水泥3填满桩孔护管4和自然孔段2.2之内。所述桩孔护管4为PVC管或钢管。本实施例为PVC管。所述桩孔护管4的直径宽度为100mm~800mm,壁厚为1.5mm。
所述易坍塌层1.1为淤泥质土层、粘性土层、粉土层、沙土层、人工填土层或碎石土层。本实施例为碎石土层。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参见图3-5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高压旋喷桩。
步骤一,高压旋喷由于高压空气和高压水切割、置换,将会产生大量的水泥土浆,应就地设置泥浆沉淀地。
步骤二,布置好高压泵,泥浆泵搅拌机,制浆材料堆场和水、电、输浆管路等,并进行机具设备的检修和调试。
步骤三,布孔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采用引孔机进行孔位放样。
步骤四,钻孔将钻机就位。钻头准确定位居中,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小于10cm。钻架矫正摆平,钻杆垂直,倾斜度小于等于1.5%,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注意钻杆偏斜情况,及时矫正。
步骤五,PVC管施工。根据设计桩孔直径及易坍塌段桩孔深度,确定桩孔护管的尺寸和规格,在引孔完成后,将桩孔护管插入桩孔中,防止易坍塌层塌陷。
步骤六,制备浆液。利用搅拌机制备桩身的水泥浆液,随时拌制随时喷注。
步骤七,插管喷浆。旋喷机具就位,校正机架水平度和喷主管的垂直度,灌注管插入高喷孔前采用中等压力试喷,以检查喷射和灌浆系统是否畅通,然后用卷扬机将灌注管插入钻孔设计深度,开始喷射灌浆作业,按成桩实验确定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边提升喷灌管边旋转,待喷管达到设计长度范围内停止喷浆,将灌注管提出孔口,在钻孔内进行静压灌浆,防止固结体形成凹形。
步骤八,移动机架和冲洗管路。灌注完毕,移动机架,冲洗管路器具,开始下一个孔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4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摩擦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管桩
- 下一篇: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结合提升设备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