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快插结构的专用插拔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3499.2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2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通;黄志刚;陈爱萍;吴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结构 专用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装,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对气管快插结构进行插拔的工装。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生产线已基本实现自动化,特别像是焊装大都采用机器人焊接工艺,所使用的夹具有原来的人工操作也替换成了自动夹紧,这样就需要大量使用到气缸。气缸的动作需要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输入到气缸本体来实现,而气缸与气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快插式结构。气管的快插结构在气管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可径向缩放的暴露在外的簧片,该簧片连接有一个与簧片同步缩放的卡环,卡环与气缸接口端内侧的环形凹槽适配,当需要连接气管与气缸时,按压簧片使其向内侧收缩,带动卡环同步收缩,然后将卡环匹配在气缸接口端内侧的环形凹槽上,此时松开簧片使其依靠弹性复位,带动卡环同步向外侧回弹,恰好卡在气缸接口端内侧的环形凹槽内,将气管与气缸密封的导通起来。卸下气管的步骤与装上类似,按压簧片使卡环收缩,由环形凹槽内脱出,实现气管与气缸的分离。传统上,插拔此类气管快插结构主要依赖手工操作,但是面对大量的气管和气缸的连接,手工操作在效率上和准确性上都存在不足,而长期不准确的插拔,很容易破坏气管快插结构,造成气密性失效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公开号为“CN10271735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节流阀快插接头拔管器”,包括节流阀夹紧固定手柄、节流阀夹紧活动头、释放环释放固定手柄以及释放环释放活动头;所述节流阀夹紧固定手柄与释放环释放固定手柄铰接成X状;所述节流阀夹紧固定手柄的夹持部通过第一夹头间距调节装置与节流阀夹紧活动头连接,且节流阀夹紧固定手柄的夹持部以及节流阀夹紧活动头均设置用于卡持节流阀快插接头的卡持部,而释放环释放固定手柄的夹持部则通过第二夹头间距调节装置与释放环释放活动头连接。该方案的拔管器属于常用工具,其缺陷在于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偏高,不利于在生产一线大量装备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气管快插结构的专用插拔工具结构复杂,操作复杂,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气管快插结构的专用插拔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快插结构的专用插拔工具,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其中一端为一个U形开口端,所述U形开口端包括开口较小适配簧片的受力槽和开口较大适配气管壁的定位槽,所述受力槽与限位槽阶梯状叠合在一起,且两者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手柄的轴线。
本方案在手柄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了U形开口,U形开口设有并列叠合了两个U形槽,一个是用来卡住簧片的受力槽,一个是用来适配气管管壁的定位槽。当需要断开气管快插结构时,只需要手持手柄,以定位槽贴住气管壁进行限位,将受力槽对准簧片所在间隙推入,使簧片向内收缩,就可以脱开卡环,此时用另一只手抓住气管移开,或者直接用受力槽推开管口,就完成了对气管和气缸的连通。本设计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一个手柄连接一个工作端口,就能很好的完成对气管快插结构的插拔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设有两个连续的弯折部,第一弯折部远离U形开口端,其弯折方向朝向限位槽方向,第二弯折部靠近U形开口端,其弯折方向朝向受力槽。在本方案中,将U形开口端与手柄设计成了S形,这样的设计可以适当减少力臂长度,有利于在狭窄拥挤的环境内使用本工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角度B1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B2相等。本方案中B1和B2相等,即U形开口端与手柄保持平行,这样可以达到最佳的施力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上固定有凸出于手柄表面的拇指推动片。本设计的手柄在施力时手的用力方向是朝向U形开口端的,该用力方向与手柄方向平行,容易在手柄上产生轴向滑动,因此设计一个拇指推动片,对应大拇指的自然握位,用来抵消轴向滑动的趋势,使操作者用力更稳。
作为优选,所述料盘为圆形。圆形的料盘,转动起来更节约空间,对员工所在工位的影响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拇指推动片的表面与所述手柄的轴线间设有夹角A,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135°≤A≤165°。拇指推动片与手柄夹角过大,则难以对滑动趋势产生阻挡,而该夹角过小,则会产生比较强的硌手感觉,不利于使用者施力。经过发明人实测,建议的角A取值范围是135°≤A≤165°。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与所述拇指推动片的外表面设有规则的防滑纹理。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强化手柄和拇指推动片的防滑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稳定施力。
作为优选,所述B1与B2的取值范围为105°≤B1=B2≤135°。当B1和B2在该取值范围内,可以得到长度、角度与力矩的综合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3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切割机床导轮拆装工具
- 下一篇:周向分布零件的周向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