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冷暖两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2290.4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方亦腾;刘易;王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控制 冷暖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保温装置,特别涉及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冷暖两用箱。
背景技术
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帕尔帖原理。半导体制冷器件的优点有:尺寸小,重量轻,微型制冷器往往能够小到只有几克或几十克;无机械传动部分,工作中无噪音,无液、气工作介质,因而不污染环境,制冷参数不受空间方向以及重力影响,在大的机械过载条件下,能够正常地工作;通过调节工作电流的大小,可方便调节制冷速率;通过切换电流方向,可使制冷器从制冷状态转变为制热工作状态;作用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且易于控制。
基于上述优点,半导体制冷被广泛用于工业及军事领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则相对狭窄,尚未普及,且均未能对其所具有的特性进行充分利用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冷暖两用箱,在节能的同时,能够同时实现制冷与制热,并具有保温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冷暖两用箱,包括用隔热板隔开的制冷箱和制热箱,及设置于隔热板内的调温槽,所述隔热板两侧分别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箱侧的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通过导热硅脂与隔热板相连,制热箱侧的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通过导热硅脂与隔热板相连,所述调温槽内设有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制冷箱和制热箱。
进一步的,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搜集制冷箱和制热箱内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反馈至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户控制面板模块,所述用户控制面板模块将用户设定的工作参数传递至控制模块,同时接收并显示从控制模块处获得的工作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采用51内核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4RD。
所述制冷箱和制热箱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与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均使用导热硅脂与隔热板相连,以最节能的方式实现最大效率的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防止半导体制冷片损坏,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节省元器件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能迅速将制冷箱和制热箱内的温度调节成用户设定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还可实现保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1、制冷箱;
2、第一半导体制冷片;
3、调温槽;
4、隔热板;
5、第二半导体制冷片;
6、制热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冷暖两用箱,包括用隔热板4隔开的制冷箱1和制热箱6,及设置于隔热板4内的调温槽3,所述隔热板4两侧分别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箱1侧的第一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面通过导热硅脂与隔热板4相连,制热箱6侧的第二半导体制冷片5的冷端面通过导热硅脂与隔热板4相连,所述调温槽3内设有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制冷箱和制热箱。该冷暖两用箱还可以设有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搜集制冷箱和制热箱内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可以连接用户控制面板模块,所述用户控制面板模块可以将用户设定的工作参数传递至控制模块,同时接收并显示从控制模块处获得的工作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用户将设定的工作参数传递至控制模块,从而调节制冷/制热模块内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参数,实现对制冷箱和制热箱的温度调节,制冷箱和制热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又分别将实时温度数据传递至监控模块,而监控模块又将实时温度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进而在用户控制面板模块中予以显示,以供用户进行相应的指标与模式设置。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2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联网管理余热驱动电热冷汽水料污联供系统
- 下一篇:吸收式机组的回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