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手机充电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1954.5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丁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辰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乐珠秀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手机 充电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手机充电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采用手机导航。手机一般靠安装在汽车内的手机支架进行加 持固定,手机支架通过后部的吸盘固定吸附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目前的手 机支架采用一个双臂加持端加持手机、采用加持手机的方法,容易划伤手机 表面,在手机来电等情况下,需要取手机时,需要两手操作,十分麻烦。而 且手机无法车载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安装在其上的手机进行 充电,取放方便的车载手机充电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手机充电支座,其特征 在于,包括手机充电座,该手机充电座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支架连接,该安装 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吸附固定的吸盘;所述手机充电座上设置有与手机充电插 口对应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连接有充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机放置在手机充电座上既可以进行手机界 面显示,又能够进行充电。充电插头连接的充电线可以与车载的点烟器连接, 还能够与其他车载充电输出接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手机充电座包括背板,在背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可沿背板 横向滑动的L形的侧部限位支耳,所述背板的下部安装有沿所述背板竖向滑 动的L形的支座,所述充电插头安装在支座的L形弯折部的上表面。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侧部限位支耳和支座都能够根据手机 的宽度以及长度尺寸进行滑动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
进一步,还包括球头关节,所述球头关节的一端与所述手机充电座的背 部连接,所述球头关节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手机充电座与连接杆之间通过球头关 节连接,便于手机充电座随意调节朝向,便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一端与所 述球头关节连接,上连接杆另一端伸入所述下连接杆一端设置的安装腔内并 滑动配合,所述下连接杆另一端与安装支架连接。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连接杆的由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组 成,下连接杆在上连接杆安装腔内的长度可调,从而实现连接杆的长度调节 功能。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为U形连接件,该U形连接件的两侧壁上对称开 有通孔,所述下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对称的通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 述下连接杆通过销轴穿过所述U形连接件两侧的通孔和下连接杆另一端的安 装通孔安装到安装支架上,所述销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并螺纹配合安装有 紧固螺母。所述吸盘安装到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上。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下连接杆能够绕转轴转动,转动到合 适的角度后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将下连接杆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载手机充电支座,包括手机充电座1,该手 机充电座1,该手机充电座1包括背板,在背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可沿背板 横向滑动的L形的侧部限位支耳10,所述背板的下部安装有沿所述背板竖向 滑动的L形的支座9,所述充电插头8安装在支座9的L形弯折部的上表面。 充电插头8连接有充电线,该充电线接车载点烟器或车载USB接口。手机充 电座1的背部与球头关节7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头关节7另一端与所述连接 杆的上连接杆6前端连接,连接杆还包括下连接杆4。上连接杆6前端与所 述球头关节7连接,上连接杆6另一端伸入所述下连接杆4前端设置的安装 腔内内并滑动配合,实现连接杆长度的调节。
下连接杆4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对称的通孔对应的安装通孔,使用销轴穿 过所述安装支架2(即U形连接件)两侧的通孔和下连接杆4后端的安装孔, 将下连接杆4安装到安装支架2上,所述销轴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并螺纹配 合安装有紧固螺母5。所述吸盘3安装到所述安装支架2的L形弯折部的上 表面。手机充电座1的充电插头8为目前通用的数据接口,适用于目前广泛 使用的大屏智能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辰,未经丁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1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