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扭转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9811.0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云;谭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巧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扭转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端子扭转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科技成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产品性能的卓越,电子产 品性能优良与否关系着科技产品能否接受高电频、高速率、高频率的 要求;那么,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连接器,它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 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或孤立不通 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 功能,是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 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 接器。大多数连接器的导通传输部分主要是由金属端子组成,目前市 场上的连接器端子主要是以平面接触为主,这种端子普遍占用空间相 对大、插弹弹性易疲劳、传送频率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端子扭转成型机构,成型 出的连接器端子空间相对小,插拔弹性不易疲劳,传送频率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端子扭转成型机构,包括上模 和下模,上模设在下模上端;该端子扭转成型机构还包括端子扭转组 件,端子扭转组件包括下推杆、横移块、上移扭转杆和下移扭转杆; 下推杆和下移扭转杆都与前模固定连接,前模下移带动下推杆和下移 扭转杆下移;下推杆、横移块和上移扭转杆依次连动,以使上移扭转 杆上移;上移扭转杆和下移扭转杆相对错位,上移扭转杆和下移扭转 杆同时移动,以将连接器端子切断面扭转90度立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移扭转杆和下移扭转杆错位距离为连接器 端子的材料厚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推杆和横移块的互相接触面都为斜面,下 推杆下移时会沿着斜面推动横移块横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移块和上移扭转杆的互相接触面都为斜 面,横移块横移时会沿着斜面推动上移扭转杆上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移扭转杆和下移扭转杆末端都设有斜面凸 出;在上移扭转杆和下移扭转杆移动时都会沿着斜面凸出的斜面将连 接器端子切断面先扭转45度,再扭转成90度立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横移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完成扭转后横移 块将自动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移扭转杆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完成扭转后 上移扭转杆将自动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端子扭转组件还包括固定模,横移块和上移 扭转杆都设在固定模内,固定模限制横移块和上移扭转杆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端子扭转成型机构,具有端子扭转组 件,能将连接器端子切断面扭转90度立起,不用压料,直接以空扭 方式,扭转占用空间小,不存在传统成型产生的延压形变而产生弹性 疲劳;而且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面不是连接器端子的表面,而是连接器 端子的切断面,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面经过预切和精切后,连接器端子 的接触面光亮度能达到70﹪-80%,传送频率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扭转组件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2和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 式的端子扭转成型机构。
端子扭转成型机构,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设在下模2上 端,上模1和下模2能进行合模;该端子扭转成型机构还包括端子扭 转组件3,端子扭转组件3包括下推杆31、横移块32、上移扭转杆 33和下移扭转杆34;下推杆31和下移扭转杆33都与前模1固定连 接,前模1下移带动下推杆31和下移扭转杆33下移;横移块32和 上移扭转杆33都设在下模2上,下推杆31、横移块32和上移扭转 杆33依次连动,以使上移扭转杆33上移;上移扭转杆33和下移扭 转杆34相对错位,上移扭转杆33和下移扭转杆34同时作动,以将 连接器端子切断面扭转90度立起;上移扭转杆33和下移扭转杆34 错位距离为连接器端子的材料厚度。
上述的,下推杆31和横移块32的互相接触面都为斜面,即下推 杆31右下端为斜面,横移块32左上端为斜面;下推杆31下移时, 下推杆31会沿着斜面推动横移块32横移作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巧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巧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9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MC卡座自动插针机
- 下一篇:可360度旋转防缠绕电源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