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充电设备以及电动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18379.3 | 申请日: | 2016-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熊先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先泽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充电 设备 以及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充电设备以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 具之一。而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成为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能够减少环境 污染,人们研发了电动汽车。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是在车体上设置有车载电池,利用车载 电池为电动机发电,使得电动机带动车体移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由于车载电池是固定安装在车体上,车载电池的供 电量小,使得电车的行程短。当车载电池没有电时,则需要将电动汽车停放在某处,然后利 用市电为车载电池充电,不仅充电不方便,而且充电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式充电装置以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电动汽车的行程短,充电不方便,充电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充电设备,包括:移动电源、接收器和发射器;发射 器与移动电源电连接,接收器用于与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电连接,发射器与接收器无线连 接;发射器用于将移动电源的电能转换成发射信号,并将发射信号无线传递给接收器,接收 器用于将发射信号转换成电能,并给车载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发射信号为射频信号。
进一步地,发射器包括发射振荡器和转换器;发射振荡器、转换器和移动电源依次 电连接,发射振荡器与接收器无线连接,转换器用于将移动电源的直流电转动成交流电。
进一步地,发射器还包括射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设置在发射振荡器和转换器之 间,用于将交流电转化成射频信号,并放大射频信号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发射器还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网络;第一阻抗匹配网络设置在射频放大 器与发射振荡器之间,用于实现信号的无反射传输或最大功率的传输。
进一步地,接收器包括接收振荡器和检波器;接收振荡器与检波器电连接,检波器 用于与车载电池电连接,接收振荡器与发射振荡器无线连接,检波器用于将射频信号转换 成直流电。
进一步地,接收器包括第二阻抗匹配网络,第二阻抗匹配网络设置在接收振荡器 和检波器之间,用于实现信号的无反射传输或最大功率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体和车载电池,以及如上述的移动充 电设备;车载电池设置在车体上,接收器与车载电池电连接,移动电源放置在车体上。
进一步地,车载电池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三电池组和两个三电源切换 开关;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通过一个三电源切换开关与接收器电连接;第 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通过另一个三电源切换开关与车体上的供电电路电连 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上还设置有隔磁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充电设备,其在移动电源上设置有发射器,将接收器与 车载电池电连接。当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式充电设备时,将移动电池放置在 车体上,利用发射器将移动电源的电能转化成发射信号,并传达给接收器,接收器接收到发 射信号后,将发射信号转化成电能,并供车载电池充电。这样,使用者无需将电动汽车停放 在某处进行充电,在电动汽车运行的时间也可以充电,从而实现了实时充电,所以,延长了 电动汽车的行程,充电方便,也节约了充电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移动电源;2-发射器;3-接收器;
4-车载电池;5-车体的供电电路;21-转换器;
22-射频放大器;23-第一阻抗匹配网络;24-发射振荡器;
31-接收振荡器;32-第二阻抗匹配网络;33-检波器;
41-第一电池组;42-第二电池组;43-第三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先泽,未经熊先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8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管带式输送机用四托辊组合
- 下一篇:新型斗式提升机下轴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