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馈线铜包钢熔锡修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7128.3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航;刘汉民;吴志刚;冯超;林家朝;傅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辉鹏;林航;刘汉民;吴志刚;冯超;林家朝 |
主分类号: | B22D19/10 | 分类号: | B2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馈线 包钢 修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广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馈线铜包钢熔锡修复模具。
背景技术
在广播天线行业,大功率发射台一般使用铜包钢线作为信号功率传输工具。铜包钢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裂纹、生锈等破损现象,传统的修复方式为将铜线密集缠绕在铜包钢线破损处,然后再用火将焊锡熔化,将铜线密封。其缺点在于:技术工艺要求复杂,步骤繁琐、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馈线铜包钢熔锡修复模具,它具有操作步骤简单、结构合理、修复时间更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馈线铜包钢熔锡修复模具,包括上下配合的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所述上模具体上设置有进料槽,所述上模具体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长方形柱体状的修复凸台,该修复凸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修复槽,所述修复凸台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定位凸台,该定位凸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定位槽,所述下模具体上设置有供所述修复凸台嵌入配合的第一凸台槽,该第一凸台槽的底部设置有半圆形的修复槽,所述修复凸台下表面的修复槽以及所述第一凸台槽底部的修复槽共同构成圆柱形的修复腔,所述进料槽底部设置有与该修复腔相通的过料通道,所述第一凸台槽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供所述定位凸台嵌入配合的第二凸台槽,所述第二凸台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台槽以及外界相通,所述第二凸台槽的底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台下表面的定位槽以及所述第二凸台槽底部的定位槽共同构成圆柱形的定位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修复凸台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凸台槽的深度相当。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台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台槽的深度相当。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通道的轴线与所述修复腔的轴线相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台上设置有凸台定位孔,所述下模具体上设置有与上述凸台定位孔对应配合的模具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对铜包钢线进行修复时,将铜包钢线放入下模具体的定位槽中,并将铜包钢线上有破损处移动至修复槽的中间位置,然后将上模具体插入到下模具体中,并使修复凸台与第一凸台槽完全配合、定位凸台与第二凸台槽完全配合,使上模具体和下模具体合为一体,再将定量的锡块放入上模具体的进料槽当中,使用火对锡块和上模具体、下模具体进行加热,锡块熔化后从过料通道流入修复腔内,最后关火等待冷却后拆除模具,即可在铜包钢线的破损处形成坚固的圆柱形锡块,完成修复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步骤简单方便,无需繁复的修复工艺,普通人员即可完成,修复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体;2、下模具体;3、铜包钢线;4、修复槽;5、定位槽;11、进料槽;12、过料通道;13、修复凸台;14、定位凸台;15、凸台定位孔;21、第一凸台槽;22、第二凸台槽;23、模具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天馈线铜包钢熔锡修复模具,包括上下配合的上模具体1和下模具体2。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模具体1上设置有进料槽11,所述上模具体1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长方形柱体状的修复凸台13,该修复凸台13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修复槽4,所述修复凸台13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定位凸台14,该定位凸台14的下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定位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辉鹏;林航;刘汉民;吴志刚;冯超;林家朝,未经傅辉鹏;林航;刘汉民;吴志刚;冯超;林家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7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分离法生产菊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胸腺肽α1的融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