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节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6853.9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举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同心畅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7;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节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水器节电插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用电器控制装置中,特别是基于MCU的数字显示控制功能的控 制装置,无论是否配备遥控器,其主控制芯片是必须具备的。一旦接通电源, 进入待机状态,主控制器芯片就开始工作,接收和发送各种控制指令。这时 要消耗少量的电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待机功耗。
一般的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耗在几瓦到十几瓦之间,尽管功率不大,但累 积起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例如:一台家用电热水器的待机功率大 约为3W,每年待机消耗的电能在28度左右。100万台家用电热水器的待机消耗 就高达2800万度,相当于一个中型电厂一天的发电量,数目实在惊人。降低 家用电器的待机功耗成为近些年的节能减排热门课题,一些厂家研究出低功 耗的主控制器芯片,一些厂家设计出新颖的控制电路。但无论如何,一个不 易改变的矛盾问题就是控制装置不可以处于不耗电的待机状态,工作就要耗 费电力,就会产生待机功耗。
目前,家用电热水器的普及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仅2011、2012年两年我 国家用电热水器的总产量就达到三千四百多万台。不少新建小区电热水器成 为标准配备,户均1台多。分析家用电热水器的使用情况,与其他家用电器如 彩电、空调、洗衣机还有很大不同。彩电、空调、洗衣机不用时可以断电, 即用即插,待机功耗问题不凸显;但电热水器一旦启用,不可能时常拔下电源。 因为储热式电热水器(不含即热式)的水加热到所需洗浴温度需要一定时间, 反复拔插电源不仅存在安全隐患,重新加热也会需要较长的等候时间。另外, 正常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电加热元件的平均工作时间大约只占八分之一, 其余都处于两次加热之间的待机保温状态。也就是说家用电热水器的待机时 间较其他家用电器要长得多,待机电能损耗相比其他家电也更为突出。
目前针对家用电热水器的上述待机功耗问题的解决技术方案鲜见报道, 提出一种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一定会促进家用电热水器的技术进步,改善 其能耗指标,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节能减排、改善环 境的绿色环保工程的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简单,经济环保的电 热水器节电插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热水器节电插座,包括连接在220V电源上的L端(火线端)和N端 (零线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桥式整流器D1~D4、稳压二极管VD1、第二 电容C2、第一光敏电阻VR1、第五电阻R5、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七电 阻R7、第一三极管Q1、插座CZ1、双向可控硅V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 双向触发二极管VB1、光电耦合器IC1、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六三极 管Q6、第二三极管Q2、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第三三极管Q3、第十电阻 R10、第四电容C4、第四三极管Q4、第五二极管D5、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 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五三极管Q5、触摸点P1;
所述插座CZ1一端接至L端,另一端接至双向可控硅VS1的第1引脚,所述 双向可控硅VS1的第3引脚接至N端;
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接至L端,另一端接至桥式整流器D1~D4的第1引脚, 所述桥式整流器D1~D4的第2引脚接地,桥式整流器D1~D4的第3引脚接至N端, 所述稳压二极管VD1一端、第二电容C2一端、第三电阻R3一端、光敏电阻VR1 一端、第七电阻R7一端、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五二极管D5正极及第十一 电阻R11一端分别接至桥式整流器D1~D4的第4引脚上,所述稳压二极管VD1另 一端和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光敏电阻VR1另一端接至第五电阻R5 一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至第一三极管Q1基极,第四电阻R4一端接至第一 三极管Q1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 的发射极接至第六电阻R6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至第六电阻R6的 另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地,第六三极 管Q6的发射极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第2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同心畅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市同心畅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6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AUV的端口连接装置
- 下一篇:智能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