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5735.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志;曹海山;李俊斌;张学亮;钱统傲;侯俊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巷道 断面 变形 连续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可实现煤矿井下对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的要求。
背景技术
巷道是煤矿井下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回采工作面的顺槽巷道,由于其服务期限短,支护采用的非永久支护,其变形对于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巷道变形监测断面较多,巷道变形监测多采用人工拉尺子、巷道表面收敛计或多点位移计等测量方式,测量方法落后,精度不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点标记容易模糊,最后导致测量的准确度下降,巷道变形趋势不能掌握。基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的且精度较高的装置替代传统的监测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主控系统、数据记录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定巷道断面距离,主控系统控制激光测距仪的测定频次,数据记录系统记录测定的时间和距离,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传输。
在上述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中,所述主控系统控制激光测距仪的开启频次可调节,一般不大于5min/次。
在上述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中,所述数据记录系统能够实现测定距离和测定时间的记录存储,存储容量不少于1GB。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采用激光测距仪测定距离,测定精度高。
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采用主控系统控制激光测距仪的开启频次,一般不大于5min/次,采集数据的频率较高、数据数量多。
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采用数据记录系统能够实现测定距离和测定时间的记录存储,存储容量不少于1GB,能够存储至少一月的数据,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监测。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主控系统,2-激光测距仪,3-数据记录系统,4-数据传输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控系统1、激光测距仪2、数据记录系统3、数据传输系统4。装置固定于所需测定巷道连续变形的部位,通过激光测距仪2测定巷道断面距离,主控系统1控制激光测距仪2的测定频次,数据记录系统3记录测定的时间和距离,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4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断面变形连续监测装置测定的是巷道两帮的水平距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5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外廓动态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限界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