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5041.2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京克 |
主分类号: | B29C65/64 | 分类号: | B29C65/6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长波 |
地址: | 476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管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管机。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汽车空调修理的胶管或其它领域气管、油管,其与接头连接时,要想把两者固定在一起,就得把金属管帽的圆筒状侧面冲压出齿纹凹坑,使其卡住软胶管而不能脱出,需要进行压管,就目前而言的一些压管机而言,虽然有些能够工作方便、快捷,能够达到节省人力,但是这些压管机,要么结构复杂,操作携带不方便,要么操作性能不稳定、不够方便,产品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省力,操作快捷,工作出来的产品稳定,产品效果好,成品率高的压管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压管机,包括挤压头、压紧头、压齿、支柱、支杆、顶升盘、顶升装置和底座,挤压头通过支杆支撑固定于底座,压紧头对应于挤压头侧设置有压齿,压紧头下方设置有顶升盘,压紧头通过支柱支撑固定连接于顶升盘,顶升盘外周滑动连接于支杆,顶升盘下设置有顶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头包括纵截面为梯形的锥形孔,压紧头的形状为锥形状筒,该锥形状筒与锥形孔相匹配,压紧头设置在挤压头的锥形孔的内下方,压紧头周围设置有可朝向压紧头中心往复活动的压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头分为左右两部分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头的锥形孔一侧设置有半圆孔,半圆孔与锥形孔的一侧贯通,所述的压紧头包括楔形活动块,楔形活动块设置在半圆孔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杆为四根,顶升盘四周与支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装置设置有电机,电机上部设置有变速箱,变速箱上连接有螺纹轴,顶升盘中间设置有螺母,螺纹轴的上端穿过螺母并与螺母螺纹连接,电机下方固定于底座,电源线连接于电机盒,电机盒电连接于电机,所述的电机盒电连接于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顶升盘下方设置有稳固板,稳固板中间固定设置有滑轮,螺纹轴的下端穿过滑轮并与滑轮固定连接,稳固板的外周与支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变速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箍,螺纹轴的下端插于连接箍的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压头下部设置压紧头,两者中间对应各设置有呈一定弧度的凹槽,所述的压齿设置在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装置为千斤顶。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电动压管机,其优点在于:挤压头通过支杆支撑固定于底座,压紧头对应于挤压头侧设置有压齿,压紧头下方设置有顶升盘,压紧头通过支柱支撑固定连接于顶升盘,顶升盘外周滑动连接于支杆,顶升盘下设置有顶升装置,能够起到稳定、便于操作,成品率高。
采用电机作为驱动力,用变速箱改变电机转动的转速和传导的动力,使得便于控制和操作,工作可靠,产品有保证,电机的动力通过螺纹轴和螺母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紧头上升和挤压头、压齿共同作用挤压管料,解放出靠人力的压管;电机盒能输出合适的对电机的电流及电极方式,稳定保护电机并使得改变转动方向;控制开关便于控制整个压管机的工作过程,通过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稳定板及滑轮的设置使得螺纹轴通过螺母对压紧头工作时,稳定板能够减轻对螺纹轴的拉力和推力,能够减少对变速箱及电机的影响。对于挤压头的锥形孔一侧设置有半圆孔,半圆孔与锥形孔的一侧贯通,压紧头包括楔形活动块,楔形活动块设置在半圆孔侧,可以压紧异形的管。
挤压头下部设置压紧头,两者中间对应各设置有呈一定弧度的凹槽,所述的压齿设置在凹槽内,使得压管的位置方向改变,便于操作,便于控制。
总之,采用上述结构的电动压管机,设计省力,通用性好,操作快捷,工作出来的产品稳定,产品效果好的特点,而且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挤压头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A-A向的剖视图(为了清楚表达省略压缩箱以下的部分);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管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管机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压管机的挤压头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京克,未经张京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5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警报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拍摄对焦的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