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耐蚀的钢基表面复合镀层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961.2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徐旭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32 | 分类号: | C23C18/32;C23C18/5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蚀 表面 复合 镀层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镀层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耐蚀的钢基表面复合镀层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镀层技术是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复合镀层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在常温下操作,不影响主体材料内部性质等优点,因而在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钢铁材料的失效大多发生在材料的表面,如材料的疲劳、腐蚀和磨损对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能极其敏感,材料表面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钢铁材料的整体性能。复合镀技术作为材料表面强化的一种手段,因其镀层具有的高硬度、耐磨性、自润滑性、耐蚀性、特殊的装饰外观以及电接触、电催化等功能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化学镀Ni-P二元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硬度、耐磨、耐蚀等综合物理化学性能,已经在材料、机械、化工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现代工业的飞速前进,Ni-P二元合金镀层的性能已不能够满足各行业对材料日益增长的需要,故在二元合金镀层的基础上添加第三种金属成分,即得到了以Ni-P为基的三元合金,其导电、耐蚀、耐热、耐磨等多种性能比较其二元合金均有更大的增强。在化学镀Ni–P的合金镀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盐(硫酸锌、氯化锌),可得到Ni-Zn-P三元合金镀层,可以用于耐蚀性能要求高和形状复杂的各种工件上,其导电、磁性、耐磨、耐热、耐蚀等性能较之二元合金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复合镀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在化学镀液中加入纳米粒子来制备纳米复合镀层,其用途更加多样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纳米颗粒作为第二相粒子对镀层有强化作用,颗粒越细,强化作用越强。通过化学沉积方法将纳米级固体颗粒包覆于Ni-P合金镀层中,由于纳米颗粒对位错和晶界的钉扎作用,可以抑制晶粒的高温长大,有望所获得的纳米复合镀层在热稳定性、耐磨性和硬度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
因此,提高钢铁材料的表面性能,得到高耐蚀性、高耐磨性和高硬度的钢基表面复合镀层材料,扩大其应用范围,尤其在工业、海洋等苛刻腐蚀环境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蚀性、高耐磨性和高硬度的钢基表面复合镀层材料,扩大了碳钢的应用范围,尤其在工业、海洋等苛刻腐蚀环境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耐蚀的钢基表面复合镀层材料,包括碳钢基体和碳钢基体表面的化学镀复合镀层,碳钢基体表面的化学镀复合镀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Ni-P镀层、Ni-P-纳米SiO2镀层、Ni-Zn-P镀层和Ni-P镀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Ni-P镀层是具有优良防腐蚀性能镀层;紧邻Ni-P镀层的Ni-P-纳米SiO2镀层,由于纳米SiO2的加入,显著提高Ni-P镀层的硬度,增加耐磨性;三元合金镀层Ni-Zn-P镀层中Zn的加入起到牺牲阳极的作用,发生腐蚀时Zn优先于Ni和碳钢基体腐蚀,保护了Ni-P镀层和基体材料。复合镀层采用Ni-P镀层、Ni-P-纳米SiO2镀层、Ni-Zn-P镀层和Ni-P镀层的顺序,外层Ni-P镀层和Ni-Zn-P镀层具有高耐蚀性,中间层Ni-P-纳米SiO2镀层具备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的优点,内层Ni-P镀层起到与钢基结合强度高和耐蚀性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耐蚀性、高耐磨性和高硬度的钢基表面复合镀层材料,扩大了碳钢的应用范围,尤其在工业、海洋等苛刻腐蚀环境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Ni-P镀层有两层,一层位于碳钢基体表面,一层位于最外层,紧邻Ni-Zn-P镀层。
所述的内层和最外层Ni-P镀层厚度为5~10μm。
所述的Ni-P-纳米SiO2镀层厚度为10~20μm。
所述的Ni-Zn-P镀层厚度为10~20μ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钢基体;2-内层Ni-P镀层;3-Ni-P-纳米SiO2镀层;4-Ni-Zn-P镀层,5-外层Ni-P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流镀膜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微纳米粉体的磁控溅射连续镀膜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