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保温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812.6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强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保温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科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保温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电饭煲的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市场上销售的电饭煲种类各式各样,但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温度感应不准确,煮饭容易出现夹生、糊了的情况,保温不好,煮饭后外壳比较烫,容易烫伤使用者,耗能比较大,重力感应开关容易损坏等等,导致了生产需求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市面上需要改善电饭煲的设备,使其使用效率提高,使用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能够给人们煮出更加美味可口的米饭,是市场上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保温电饭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保温电饭煲,包括把手、锅盖、提手、外壳、操作界面、重力感应开关、温控器、电控箱、固定底座、散热孔、内锅、电热盘、调控装置、线路箱、接线柱和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锅盖相连接,所述散热孔安装在锅盖上,所述外壳固定在锅盖的下方位置,所述提手位于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内锅安装在外壳的内侧位置,且内锅固定在锅盖的下方,所述操作界面位于外壳上,所述操作界面安装在内锅的左侧位置,且操作界面固定在提手的下方,所述重力感应开关与内锅相连接,所述电热盘安装在重力感应开关的下方位置,所述电控箱固定在外壳的内侧,且电控箱位于电热盘的下方,所述温控器与电热盘相连接,所述调控装置安装在温控器的右侧位置,所述线路箱位于电热盘的下方位置,且线路箱与调控装置相连接,所述接线柱安装在外壳的外侧,且接线柱位于提手的下方位置,所述电源线固定在接线柱的右侧位置,所述固定底座与外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了泡沫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重力感应开关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形状为半径是0.3cm的圆形孔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率保温电饭煲,采用的温控器,温度感应比较准确,有效的避免了煮饭容易出现夹生、糊了的情况,采用的泡沫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效果好,煮饭后外壳不会烫,很好的解决了容易烫伤使用者的问题,耗能比较小,重力感应开关中采用弹簧复位装置,不易损坏,使用效率高,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能够给人们煮出更加美味可口的米饭,正是市场上需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锅盖,3、提手,4、外壳,5、操作界面,6、重力感应开关,7、温控器,8、电控箱,9、固定底座,10、散热孔,11、内锅,12、电热盘,13、调控装置,14、线路箱,15、接线柱,16、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保温电饭煲,包括把手1、锅盖2、提手3、外壳4、操作界面5、重力感应开关6、温控器7、电控箱8、固定底座9、散热孔10、内锅11、电热盘12、调控装置13、线路箱14、接线柱15和电源线16,把手1与锅盖2相连接,散热孔10安装在锅盖2上,散热孔10的形状为半径是0.3cm的圆形孔状,外壳4固定在锅盖2的下方位置,外壳4的内侧设置了泡沫保温层,提手3位于外壳4的左右两侧,内锅11安装在外壳4的内侧位置,且内锅11固定在锅盖2的下方,操作界面5位于外壳4上,操作界面5安装在内锅11的左侧位置,且操作界面5固定在提手3的下方,重力感应开关6与内锅11相连接,重力感应开关6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电热盘12安装在重力感应开关6的下方位置,电控箱8固定在外壳4的内侧,且电控箱8位于电热盘12的下方,温控器7与电热盘12相连接,调控装置13安装在温控器7的右侧位置,线路箱14位于电热盘12的下方位置,且线路箱14与调控装置13相连接,接线柱15安装在外壳4的外侧,且接线柱15位于提手3的下方位置,电源线16固定在接线柱15的右侧位置,固定底座9与外壳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强,未经张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把手和铰接轴分置两侧的电压力锅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机用梨去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