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倒式燃炉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807.5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强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3K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倒 式燃炉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炉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倾倒式燃炉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现在对生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想通过新的设计改造,来获得高的生产效益。对此人们也不断的尝试改造了很多不一样的工业机械。就拿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燃炉机装置,该机械主要是针对煤矿燃料的加工而存在的,可以通过它的作用来获得更加干净的燃料,但是该机械本身也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现在很有必要进行该机械的设计改造,使得该机械能够达到更加高的使用和生产效益。
现在市场上的燃炉机多数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同时在生产效率上也比较低,而现在该燃炉机在结构上进行了简单的转化,使得整个燃炉机可以进行简单的结构变化,可以自由的进行倾倒设置,同时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简化,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生产有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倒式燃炉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倾倒式燃炉机装置,包括入料口、把持器立柱、把持器、外接电源线、传导电极、倾倒传动机构、混凝土基础、排烟立柱、排烟罩、下料管、下料正对口、燃料箱体、操作台、炉体和外接活动箱,所述入料口安置在下料管的正上方,且入料口可以活动安置,所述把持器立柱穿插安置在把持器的中央位置处,且把持器立柱和把持器垂直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安置在把持器的右端位置处,所述传导电极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把持器的左端位置处,所述倾倒传动机构固定在混凝土基础的正上方,所述排烟立柱和排烟罩活动链接,且排烟罩分别固定在排烟立柱的左右两端边缘处,所述下料正对口正对设置在下料管的下方,且下料正对口设置在燃料箱体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操作台的右端和燃料箱体连接为一体,所述炉体安置在燃料箱体的正下方,所述外接活动箱放置在混凝土基础的左边,且外接活动箱正对在操作台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把持器的旋转操作和外接电源线的电性输入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一共设置有三处,三者之间等距离分布,且每根下料管可以360°自由旋转。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运作和倾倒传动机构的电性输入连接,且倾倒传动机构内部为动力传导结构。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通过竖向的连接杆固定在排烟罩上,且操作台上的物料外排口正对在外接活动箱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倾倒式燃炉机装置,结合了现有的燃炉机装置进行的简化升级设计,在结构上更加的合理,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有力,同时在生产的效益上也得到了质的提高,整体来说该设计是十分的有突出意义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料口,2、把持器立柱,3、把持器,4、外接电源线,5、传导电极,6、倾倒传动机构,7、混凝土基础,8、排烟立柱,9、排烟罩,10、下料管,11、下料正对口,12、燃料箱体,13、操作台,14、炉体,15、外接活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强,未经张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粉锅炉多氧燃烧烟气再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