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733.5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13/02;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砖墙 楼板 构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防渗水结果好的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
背景技术
梁底与砖墙或楼板交接处的通常做法为下部砖墙砌筑完成后自然沉降7天,之后用水泥砖补砌挤紧。但这种做法受限于沉降、施工质量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墙体与梁底或楼板交接处易开裂。且此处设计的线条较多,如果没有老鹰嘴等构造措施,水容易顺着裂缝渗漏到墙体内部;而且墙体之间的构造柱在加固的时候普遍用的是步步紧,势必在墙体的两边留孔,虽然留的孔不大,但是拆除后也会造成墙体有透明缝产生,且后期修补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渗水结果好的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
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设置在混凝土梁底与混凝土砖墙或楼板之间,包括构造柱钢骨架及设置在构造柱钢骨架外围的四面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面构造柱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其中三面构造柱模板顶部高于混凝土梁底的底面且包围着混凝土梁底,另一面低于混凝土梁底的底面,低于混凝土梁底底面的构造柱模板顶部设置向外倾斜的斜模板,斜模板顶部设置挡料板,所述斜模板、挡料板及混凝土梁底之间构成进料口,混凝土由进料口进入构造柱钢骨架与四面构造柱模板内浇注得到构造柱。
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低于混凝土梁底底面的构造柱模板上设置斜支撑钢筋,斜支撑钢筋一端固定在构造柱模板上的对拉螺栓上,另一端固定在斜模板上。
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模板与水平面呈45°夹角。
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上套有PVC管。
上述的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包括构造柱钢骨架及设置在构造柱钢骨架外围的四面构造柱模板,相对的两面构造柱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其中三面构造柱模板顶部高于混凝土梁底的底面且包围着混凝土梁底,另一面低于混凝土梁底的底面,低于混凝土梁底底面的构造柱模板顶部设置向外倾斜的斜模板,斜模板顶部设置挡料板,所述斜模板、挡料板及混凝土梁底之间构成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口,不但便于施工,且能保证柱顶与梁底连接处砼的质量,提高其连接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水从连接处渗漏进内墙,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其加固方便、刚度好,不宜涨模,拆模后,其对拉螺栓孔用发泡剂填充,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抗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构造柱钢骨架,2-对拉螺栓,3-PVC管,4-混凝土梁底,5-挡料板,6-斜模板,7-斜支撑钢筋,8-构造柱模板,9-混凝土砖墙或楼板,10-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连接梁底与砖墙或楼板的构造柱结构,它设置在混凝土梁底4与混凝土砖墙或楼板9之间,包括构造柱钢骨架1及设置在构造柱钢骨架1外围的四面构造柱模板8,相对的两面构造柱模板8之间通过对拉螺栓2连接,对拉螺栓2在穿过构造柱钢骨架1前,先套上PVC管3,其中三面构造柱模板8顶部高于混凝土梁底4的底面且包围着混凝土梁底4,另一面低于混凝土梁底4的底面,低于混凝土梁底4底面的构造柱模板8顶部设置向外倾斜的斜模板6,斜模板6顶部设置挡料板5,所述斜模板6、挡料板5及混凝土梁底4之间构成进料口10,混凝土由进料口10进入构造柱钢骨架1与四面构造柱模板8内浇注得到构造柱。
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进料口10的承重能力,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梁底4底面的构造柱模板8上设置斜支撑钢筋7,斜支撑钢筋7一端固定在构造柱模板8上的对拉螺栓2上,另一端固定在斜模板6上,用于支撑斜模板6,提高其混凝土承重力;为了便于进料,本实用新型将斜模板6与水平面呈45°夹角。
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便于其对拉螺栓2的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在对拉螺栓2装入构造柱钢骨架1前,先套上PVC管3,便于拆模,取出对拉螺栓2后,构造柱上的孔内填充入发泡剂,用发泡剂填充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从进料口10进料后,浇注后浇水养护7天后,墙体内侧用水泥砖补砌挤紧,进料口处用C20细石砼振捣密实,拆模后,人工凿除凸出墙面的凝土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浩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
- 下一篇:钢结构厂房的隔热降温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