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分离全膜法处理环卫站滤出液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482.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5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淼;张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绿色方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杨青淼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全膜法 处理 环卫 站滤出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特别是外分离全膜法处理环卫站滤出液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处置逐渐趋于规范化,很多大城市都已建立了区域性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垃圾中转站,即环卫站。各居民小区、垃圾收集点的垃圾用收集小车运到环卫站内并倒入放置在地坑的垃圾箱中,经压缩后外运。由于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易腐有机垃圾,且均为含水量较高的物质(一般含水量40-80%),极易产生垃圾废液,同时会有垃圾容器和地面的冲洗废水产生。由于垃圾中含有餐厨垃圾,该类废水呈浑浊乳液状,含有大量的乳化油及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如果处理不当或渗入周围地面,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于垃圾从产生到环卫站压榨,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2d,因此其废水性质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对于一定区域范围、一定收集方式的环卫站,其水质特征较稳定,不会出现“年轻-中年-老年”填埋场渗滤液的波动性,但分类不完全时会有对生化处理有毒害的污染物;其次,由于垃圾在压缩之前的贮存时间短,大多数有机垃圾没有开始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含量都较低;溶解性固体、盐份含量较高,当有工业垃圾混入时,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通过普通的生化难以生物降解。
根据对数个环卫站滤出液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该类废水COD约6000-20000mg/L,BOD约3000-10000mg/L,TN约100-200mg/L,NH3-N约50-100mg/L,TP约10-20mg/L,个别废水的油含量达1000mg/L以上,其中主要为乳化油。
目前,关于此类废水的研究较少,工程应用也处于初期试验阶段,大多对水质情况了解不够,工艺设计也不够成熟。在该类废水设计时必须从源头进行调查,充分了解环卫站垃圾的种类及所占比例,对其引起的滤出液废水水质的影响应给予充分的估计。如《中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容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含油污泥的处置应符合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这些废物一旦混入生活垃圾,在垃圾压榨过程中会溶入滤出液而影响后续的处理过程。若对这些污染物没有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将导致厌氧或好氧处理单元的失效。
目前部分已建成的环卫站废水处理设施,大多采用传统厌氧加好氧的工艺,未设置预处理单元,在厌氧单元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厌氧处理负荷低、去除率低,出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COD。废水进入好氧单元后曝气量大,停留时间长,最后残留在废水中的胞外酶、腐殖酸类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出水仅能达到《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的要求,且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不稳定,为末端污水厂造成了负荷冲击或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的外分离全膜法处理环卫站滤出液的系统,使其中的有机物尤其是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得以有效降解,提高各个单元的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使出水经深度净化后,产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外分离全膜法处理环卫站滤出液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重力隔油单元、离子浮选单元、厌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深度净化单元,所述重力隔油单元内设有隔油槽,所述离子浮选单元内设有离子浮选机;所述厌氧单元包括厌氧污泥膨胀床和厌氧膜分离装置,在厌氧膜分离装置和厌氧污泥膨胀床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所述好氧单元包括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和好氧膜分离装置,在好氧膜分离装置和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深度净化单元包括臭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反渗透膜分离装置。
所述隔油槽的形式为平流式、平行板式或倾斜板式。
所述厌氧膜分离装置和好氧膜分离装置上均设有外置式管式膜组件,根据进水COD的高低和水量的大小,可采用泵提水平式或气提垂直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绿色方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杨青淼,未经宁波绿色方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杨青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废弃物不落地收集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