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用植物培养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109.5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发展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植物 培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园林用植物培养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放置于室内的植物盆栽,大多是利用盛装有植物组织培养基的花瓶、花盆种植,然而所述培养瓶内的植物老化枯萎或因栽培的营养液老化,使得植物根部呼吸代谢作用降低而发生溶氧量不足,容易造成植物生长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园林用植物培养瓶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园林用植物培养瓶结构,包括:一瓶体、一杯座、一栽培介质以及一盖体;其中,所述杯座的容置部置入栽培介质,再将植物植入栽培介质内,并将杯座由瓶体的下开口部套入,使其容置部外径与下开口部内径紧密套合,杯座的凸筋恰可卡于下开口部外径缘,所述盖体设有发光装置的一端套入瓶体上开口部,以封闭上开口部,经组合后即为具有透视性的培养瓶;所述瓶体具有上开口部与下开口部,在所述瓶体下方近下开口部处设有透气孔;所述杯座底部为密封平面状,由底部往上延伸形成具有一高度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上方为开口状,其下部设有凸筋并一体环绕于外径,所述容置部外径恰可符合瓶体下开口部的内径,以供置入瓶体下开口部后,所述凸筋恰可卡于瓶体下开部的外径处;所述盖体外径恰可符合瓶体上开口部的内径,以供置入上开口部套合封闭,所述盖体下方设有发光装置,所述盖体上方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盖体设有一可透气用的缺口部,所述盖体封闭内部设有电源装置,所述电源开关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于发光装置。
所述杯座的容置部分为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其上方均为开口状。
所述第一容置部内底面中央设有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为具有一厚度的垫体,其由第一容置部底部一体形成,所述垫高部顶面高于第一容置部底部,所述周缘宽度小于第一容置部底部宽度形成蓄水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碰撞与倾倒,而且瓶体中保存的植物不易移位,非常适宜放置于室内,让整体空间环境处处充满绿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园林用植物培养瓶结构,包括:一瓶体1、一杯座2、栽培介质3以及一盖体4;所述瓶体1具有上开口部13与下开口部11,在瓶体1的瓶身下方近下开口部11处设有透气孔12;所述杯座2底部为密封平面状,由底部往上延伸形成具一高度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有第一容置部21与第二容置部23,第一容置部21外径小于第二容置部23内径,其上方均为开口状,其底面均为完全密封平面状,其近底部下方外径一体设有凸筋22,第二容置部23杯身外径恰可符合瓶体1下开口部11的内径,以供置入瓶体1下开口部11后,其凸筋22恰可卡于瓶体1下开口部11的外径处,第一容置部21内底面中央设有垫高部24,垫高部24为具有一厚度的垫体,其由第一容置部21底部一体形成,垫高部24顶面略高于第一容置部21底部,且周缘宽度小于第一容置部21底部宽度,并形成一蓄水部25,所述蓄水部25为栽培介质3置入后,提供栽培介质3额外的蓄水空间;所述盖体4其外径恰可符合瓶体1上开口部13的内径,以供置入上开口部13套合封闭瓶体1,其盖体4下方设有发光装置41,盖体1上方表面设有电源开关42,盖体1设有一可透气用的缺口部43,盖体4封闭内部设有电路装置,所述电路装置电性连接电源开关42与发光装置41;所述栽培介质3置入杯座2的第一容置部21内,以供栽种植物5用。
其组装方式为先将栽培介质3置入杯座2,再将植物5根部植入栽培介质3内,将调配好的营养液水浇入第一容置部21内,使栽培介质3吸附饱满的营养液水,多余溢出的水会溢流至第二容置部23,再将植栽杯座2由瓶体1的下开口部11处套入,使其第二容置部23外径与下开口部11内径紧密套合,杯座2的凸筋22恰可卡于下开口部11外径缘;将盖体4设有发光装置41的一端套入瓶体1的上开口部13,以封闭上开口部13,经组合后即为具有透视性的培养瓶。
承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栽培介质3以岩棉为最佳,因岩棉为块体状不怕培养瓶倾倒,且吸水性佳,适合作为幼苗固持物及栽培床的承载物,而且将植物体所需的各种必需营养素直接调配于水中,并将植物体固持于水面,而使之直接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发展园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发展园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智能水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