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3230.6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扬;刁嘉;马继先;李明;龙凯华;马步云;郭绍伟;朱骞;孙云生;毛婷;王建新;艾晨光;马鑫晟;赵媛;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H02S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涡流 发热 变压器 合金 结构 | ||
1.一种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 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包括:
非晶合金铁芯(10),用于导磁;
设置于所述非晶合金铁芯(10)最内层的第一硅钢片(20),用于保持所述非晶 合金铁芯(10)的强度,在所述第一硅钢片(20)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21)以减小 所述第一硅钢片(20)的截面积;
设置于所述非晶合金铁芯(10)最外层的第二硅钢片(30),用于保持所述非晶 合金铁芯(10)的强度,在所述第二硅钢片(30)上开设多个第二通孔(31)以减小 所述第二硅钢片(30)的截面积;以及
绕组(40),缠绕于所述第一硅钢片(20)和所述第二硅钢片(30)上,用于传 输电流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在所述第一硅钢片(20)上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 二通孔(31)在所述第二硅钢片(30)上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与所述第二通孔(31)交错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第一硅钢片(20)的磁通方向上分布两列所述第一通孔(21);在所述 第二硅钢片(30)的磁通方向上分布两列第二通孔(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第一硅钢片(20)的磁通方向上分布一列所述第一通孔(21);在所述 第二硅钢片(30)的磁通方向上分布两列第二通孔(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31)的数量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硅钢片(20)的厚度成正比;所述第二 通孔(3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硅钢片(30)的厚度成正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形状为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所述第二通孔(31) 的形状为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通孔(31)的形状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涡流发热的光伏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结构,其特征 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1)由多个不同形状的小孔组成;多个所述第二通孔(31) 由多个不同形状的小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32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管廊地下式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