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分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1479.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湘;陈苏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H01R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分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分支电缆。
背景技术
多芯一体化分支电缆主要用于医院、商场、宾馆、住宅楼、办 公楼等场合的配电系统中,也可作为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等照 明系统中。由于多芯一体化分支电缆施工方便和分支时成本低、价 格便宜,被广泛推广使用。
而现有技术中的分支电缆存在以下的缺点:1、分支连接体不具 备防水、防渗漏功能,导致分支电缆主线与分支线之间在使用期间 产生短路,造成停电现象,损失巨大;2、用户担心分支连接体渗水 造成电缆短路,在分支连接处特别加装防水分支盒,一方面,隧道、 港口、桥梁等施工地方,空间小施工难度大,另一方面防水分支盒 成本高,给分支电缆的推广和使用造成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分支电缆,以改善上述的 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分支电缆包括主电缆、支电缆和分支连 接护套;主电缆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导芯,第一导芯的外侧包裹有第 一绝缘层,支电缆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导芯,第二导芯外侧包裹有第 二绝缘层,主电缆的外侧包裹有主电缆护套,支电缆的外侧包裹有 支电缆护套;主电缆护套与第一绝缘层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敞开口, 第二导芯的端部与位于敞开口处的第一导芯压接在一起;敞开口位 于分支连接护套的内部,主电缆护套的靠近敞开口的端部与支电缆 护套的靠近敞开口的端部分别伸入分支连接护套内,分支连接护套 内填充有热熔胶。
“压接”是一种机械连接方式,就是指压合连接在一起。
第一导芯与第二导芯压接在一起后,第一导芯外侧绕包第一绝 缘层,第二导芯的外侧绕包第二绝缘层,再在位于敞开口处的第一 导芯与第二导芯的压接间隙内注满填实溶剂型热熔胶。由于溶剂型 热熔胶能够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持久保持热塑性和密封性,且表面不 开裂、不变硬,从而在通过高温高压成形的分支连接体内形成一个 优异的抗水汽渗透系统。热熔胶属于环保产品,无固化期,质量保 障,密封效果显著。
进一步地,分支连接护套上设置有安装孔,主电缆护套穿设于 安装孔上,安装孔的孔壁与主电缆护套的侧壁之间注塑有环已酮层。
分支连接护套、主电缆护套和支电缆护套三者可任选聚氯乙烯 材料和低烟无卤材料两种材料中的一种制作,聚氯乙烯材料的塑化 温度在110°以上,低烟无卤材料的塑化温度必须在160°以上, 上述两种料必须同时达到塑化温度才能溶合。现有技术的分支电缆 在生产分支连接护套时,主电缆护套与支电缆护套处于常温状态, 主电缆护套或者支电缆护套两者与分支连接护套之间不会融合,导 致主电缆、支电缆两者与分支连接护套之间会产生缝隙,分支电缆 使用过程中经过弯曲该缝隙更大。
热熔胶填压后,在安装孔的孔壁与主电缆护套的侧壁之间均匀 涂覆一层环已酮,然后进行快速注塑成型。由于环已酮是不饱和聚 脂的固化剂,也是过氧化物引发剂,在经过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后, 主电缆、支电缆分别与分支连接护套之间形成快速连接,由于环已 酮在100℃~180℃温度下分子结构会产生反应,使其相溶链接固 化,因此经高温高压注塑成型的环已酮具备与电缆护套一体的密封 结构,无论分支电缆在什么情况下弯曲均不会产生缝隙,从而达到 防水效果,而且费用低使用方便,胶凝时间短,密封性强,防塑料 老化效果显著。
进一步地,分支连接护套上设置有穿插孔,支电缆护套穿设于 穿插孔上,穿插孔的孔壁与支电缆护套的侧壁之间注塑有环已酮层。
穿插孔的孔壁与支电缆护套的侧壁之间注塑有环已酮层的原理 同上,也是利用环已酮在100℃~180℃温度下分子结构会产生反 应,使其相溶链接固化,从而经高温高压注塑成型的环已酮具备与 电缆护套一体的密封结构的特性,实现密封,防水效果显著。
进一步地,分支连接护套由聚氯乙烯材料或者低烟无卤材料制 成,主电缆护套由聚氯乙烯材料或者低烟无卤材料制成,支电缆护 套由聚氯乙烯材料或者低烟无卤材料制成。
分支连接护套、主电缆护套和支电缆护套三者可任选聚氯乙烯 材料和低烟无卤材料两种材料中的一种制作。
进一步地,分支连接护套的外侧包裹有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银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1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水深井电缆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通信基站的防雷接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