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1471.7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耕;卜舸;粱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G01F1/3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自适应 矩形 渠槽量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量水设备结构型式,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区域不断加大,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水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国外引进先进的量水设备,量水精度高,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目前,大、中型灌区中干支渠道上广泛采用的量水堰,存在专业性强、体积大、造价高、安装工艺复杂等缺点,缺少适用于测量灌溉用水定额、斗渠水利用系数的矩形斗渠量水设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借助伸缩测试框架,自适应不同宽度的矩形渠槽,通过动水和静水压力测管,测量过水断面平均动静水压力差,计算矩形渠槽平均流速和流量,满足不同宽度矩形渠槽的量水要求,具有机动灵活、安装迅速、拆卸便捷、适应范围广、量水精度高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斗渠量水设备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结构合理、工作原理清晰,能满足不同宽度矩形渠槽的量水要求,提高了量水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式自适应矩形渠槽量水设备,包括矩形渠槽左侧岸、矩形渠槽右侧岸和矩形渠槽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由伸缩量水装置、测压装置和气筒连接组成;所述矩形渠槽左侧岸和所述矩形渠槽右侧岸上设有量水插槽,所述伸缩量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量水插槽中,测压装置连接设置在所述伸缩量水装置的上方,所述气筒连接设置在所述测压装置的顶端;
所述伸缩量水装置由右开口U型竖梁、左开口U型竖梁、静水压力测管、水深标尺、左侧U型底梁、右侧U型底梁和动水压力测管构成;所述右开口U型竖梁底部与左侧U型底梁连接成整体,所述左开口U型竖梁底部与所述右侧U型底梁连接成整体;所述水深标尺固定在所述左开口U型竖梁上,所述静水压力测管固定在所述右开口U型竖梁中,下端搁置在所述左侧U型底梁上,所述静水压力测管在垂直于水流方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静水测压孔;所述左侧U型底梁和右侧U型底梁开口向上,所述左侧U型底梁套置在所述右侧U型底梁内侧,可沿U型开口滑动;所述动水压力测管搁置在U型底梁上,可沿U型底梁滑动,所述动水压力测管在正对水流方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动水测压孔,所述动水测压孔与所述静水测压孔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并一一对应,所述动水压力测管侧面固定设有滑动槽板;所述动水压力测管两两之间分别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中部设有固定转轴,所述折叠杆两端设有滑动套栓,所述滑动套栓滑动作用在所述滑动槽板中;
所述测压装置由测压面板、测压底板、撑杆、动压标尺、静压标尺、倒U型玻璃管构成;所述测压面板与所述测压底板通过铰链相连;所述的动压标尺和静压标尺安装在所述测压面板上;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测压面板的后侧,所述测压底板上设有调节格槽,所述撑杆活动作用在所述调节格槽中;
所述倒U型玻璃管底部一端与所述静水压力测管相连,所述倒U型玻璃管底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动水压力测管相连;所述倒U型玻璃管顶部通过吸气管与所述气筒作用相连。
所述右开口U型竖梁底部与左侧U型底梁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左开口U型竖梁底部与右侧U型底梁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
所述动水压力测管与左右开口U型竖梁通过联接搭板和测压管搭板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动水压力测管侧面固定焊接设有滑动槽板。
所述动压标尺和静压标尺刻度的基准面相同。
所述静水压力测管为不锈钢中空管,底部密封,在垂直于水流方向上均匀布置间隔为50mm直径为8mm~10mm的静水测压孔,静水压力测管的上端通过静压胶管接头与静压接管相连。
所述动水压力测管为不锈钢中空管,底部密封,在正对水流方向上,均匀布置间隔为50mm直径为8mm~10mm的动水测压孔,动水压力测管上端通过动压胶管接头与动压接管相连。
所述倒U型玻璃管底部两端均通过异径胶管接头分别与静压接管和动压接管相连。
所述气筒内置反向皮碗,气筒与吸气管相连,吸气管上设有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1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续支护墙体预应力混凝土支护桩
- 下一篇:干垒式生态挡土墙面板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