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料生产用原料新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0968.7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0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雄;颜小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万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1/00;B01F15/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生产 原料 新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试验与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涂料生产用原料新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原料的性质受环境与储存等因素影响较大,故而在生产前后都需对其进行试验与检测。现有试验设备中,其往往采用常规化工试验设备对涂料原料进行试验;然而,上述试验方式中,其往往涉及器材较多,对于非熟练人员进行操作时,其所耗费的时间较多,并且可能导致一定的操作失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料生产用原料试验装置,其可通过对试验器材的集成化,以实现试验效率的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料生产用原料新型试验装置,其包括有试验架,试验架的下方设置有试验炉体,试验炉体之中包括有用于放置原料的试验槽,试验槽外部设置有电热源;所述试验架的上方设置有滴加管与搅拌装置,其中,搅拌装置设置于试验炉体正上方,搅拌装置包括有搅拌轴,其由搅拌电机进行驱动,搅拌轴的端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装置与试验架之间通过电动丝杆进行连接;所述搅拌炉体的侧端面设置有滴加槽,滴加槽倾斜向下延伸至试验槽内部,滴加槽的径向截面均采用曲面结构;所述滴加管的端部位于滴加槽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设置有至少3片搅拌叶片,多片搅拌叶片关于搅拌轴成旋转对称;每一片搅拌叶片均沿搅拌轴的轴向进行延伸,搅拌叶片之上设置有多个扰流孔,多个扰流孔在搅拌叶片的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片搅拌叶片的设置,对试验槽内部进行均匀的搅拌处理。由于涂料生产用原料往往粘度较大,故而上述设计中,搅拌叶片上的扰流孔可在高粘度环境下在液体之中形成湍流,以使得搅拌效果得以显著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装置之中,每一个搅拌叶片在搅拌轴径向上的长度均在高度方向上由上至下逐渐减少。采用上述设计,其可在搅拌装置完成搅拌后,通过搅拌叶片侧端面的倾斜设计,使得试验液体沿其斜度滴落至试验槽之中,一方面避免了试验原料的损耗,同时亦可避免后期粘性原料附着于搅拌叶片之上导致其难以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试验炉体之中设置有超声波辅助搅拌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试验槽外部的超声波产生器,以及延伸至试验槽内部的超声波换能器。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针对前述搅拌叶片的长度渐变设计,针对试验槽下部搅拌叶片长度不足的区域通过超声波装置对其进行辅助搅拌,以使得试验槽内部整体搅拌效果得以更为均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涂料生产用原料新型试验装置,其将传统试验装置中的相关容器与搅拌装置进行集成化,使得相关人员进行操作时,无需引入其余设备即可完成涂料生产用原料的检测,以使得试验效率可得以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上述试验装置之中,用于滴加相关原料的滴加管可通过滴加槽将待添加的液体加入试验槽内部,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在搅拌装置对试验槽内部进行搅拌处理的同时完成原料的添加,以使得试验效率进一步得以提高,并避免了滴加液体与搅拌装置在竖直方向上接触而发生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试验架、2—试验槽、3—滴加管、4—搅拌轴、5—搅拌电机、6—搅拌叶片、7—电动丝杆、8—滴加槽、9—扰流孔、10—超声波产生器、11—超声波换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涂料生产用原料新型试验装置,其包括有试验架1,试验架1的下方设置有试验炉体,试验炉体之中包括有用于放置原料的试验槽2,试验槽2外部设置有电热源;所述试验架1的上方设置有滴加管3与搅拌装置,其中,搅拌装置设置于试验炉体正上方,搅拌装置包括有搅拌轴4,其由搅拌电机5进行驱动,搅拌轴4的端部设置有搅拌叶片6,搅拌装置与试验架1之间通过电动丝杆7进行连接;所述搅拌炉体的侧端面设置有滴加槽8,滴加槽8倾斜向下延伸至试验槽2内部,滴加槽8的径向截面均采用曲面结构;所述滴加管3的端部位于滴加槽8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万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市万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0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